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稳农”:促进发展 防患于未然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05日 09:23  财政部网站

  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不断显现。“三农”领域受到冲击主要体现在农民工转移就业和增收困难上。2008年底在京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将2009年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任务确定为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具有战略意义”。

  强化农业基础地位,稳定农业生产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也在农村。早在建国之初,周恩来就指出:“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取消或者忽视乡村这个广大的农业基础”。“城市离不开乡村而且要依靠乡村,工业离不开农业而且要以农业为基础”。在2008年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就强调“要毫不放松的抓好粮食生产,要进一步落实各地区的粮食安全责任,加强粮食战略工程建设。”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认为,粮食安全是关系到国家利益和稳定的问题。从全局性看,粮食安全对于正在快速工业化过程中的我国是很重要的,我国现在的粮食安全是放在国际大背景下的,一方面和国际市场紧密相连,另一方面我们不能把自己的粮食安全依靠在国际粮食市场上,国际粮食市场的价格过去是低于我国的,但现在国际市场已经告别低价格,进入了价格较高的时代。“国际粮食市场的涨幅很大且不稳定,这种变化会给我国的粮食安全带来威胁。”迟福林说。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姜长云研究员也认为国际粮食市场的变化会对我国粮食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他表示,我国的粮食安全在短期内没有大问题,从长期看是谨慎乐观的。他指出,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市场粮价及粮食上下游企业的影响已经显现,近期国内市场粮价在总体上仍呈波动中趋跌的态势,粮价增长的动力正在明显弱化,下跌的压力正在显著增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确定2009年保证粮食生产的措施时,提出要“继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努力稳住农产品市场价格”。对此姜长云表示,提高最低收购价确实可以抑制当前粮价的下行,对市场粮价起到拉动作用。但国家收储的粮食早晚还是要推向市场的,这样做有可能会加大今后粮价下行的压力。

  中国农业大学经管学院院长王秀清则认为,国家把粮食安全放在今年农业工作的首位是“防患于未然,更具有一种战略意义。”他认为,保证我国粮食安全不仅可以从长期保证稳定,在短期内还可以带动一些就业,起到增加农民收入的作用。

  采取综合措施,促进农民增收

  金融危机以来,我国领导人多次表示2009年要实现经济增长“保8”的目标,工作的重点就是要拉动内需。2009年1月5日至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在河南调研时指出“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在农村,要做好开拓农村市场这篇大文章,继续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发展,更好地服务‘三农’。”2008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开始显著,我国沿海一些以出口加工为主的工厂企业纷纷停产,大量务工人员失去工作开始返乡。像深圳、东莞这些过去外来务工人员汇集的城市,现在因为大量务工人员返乡被当地人戏称为“死城”。如何解决返乡务工人员的就业问题,如何让他们继续有收入,这就成为了当前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一位不愿具名的农业问题专家在接受《中国发展观察》采访时表示,农村确实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但要实现靠农民拉动内需首先就要增加农民收入。他表示,要成功开拓农村市场就要保证农民和当地政府具有很高的积极性,而保证双方积极性的措施就是要做好公共服务。“有的农民并不是没有消费能力,只是由于公共服务不配套才限制了农民的购买需求。有的农村到现在都没有上下水,农民还会去买洗衣机吗?”他同时认为,无论是之前的“家电下乡”还是今年即将要推出的一系列刺激农村消费的措施都是在金融危机下的应急措施,而流通网络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增加农民收入、大幅改善农民生产生活设施可以达到构成农民有效需求的目的,这样就和扩大内需的目标相辅相成,互惠共利。

  迟福林表示,农民工返乡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矛盾转变下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要增加农民收入,达到通过农村市场扩大内需的目的最重要的就是要解决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问题。他表示,无论是十七届三中全会还是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三农”工作的部署,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在当前形势下稳定农民工就业,稳定社会发展。他认为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三个层次的积极意义:第一,稳定农民工就业;第二,对于那些已经失业的农民工国家应该出资对他们进行就业培训,这样不仅可以稳定农民工,更是为他们将来的就业创造条件。“这样做可以对农民工心理预期的改善起到一个好作用,更重要的,可以有效地防范社会风险。”第三,为了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

  城乡二元结构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瓶颈问题,我国一些省市已经开始研究解决这一问题,迟福林对此表示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是大势所趋,打破二元结构也就解决了农民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问题。他认为,当前必须要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问题、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既能保证稳定,又能实现扩大内需的目标,何乐而不为呢?”迟福林说。上述那位专家表示,二元结构确实给我国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这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是国家体制和机制的问题,国家要在制度上给予农民一个平等的对待,但是这需要一个过程,不是一时就能解决的。国家提出四万亿刺激经济的计划,其中很大一部分将用作基础设施投资,尽管迟福林和那位专家都表示国家对基础设施投资将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农民工就业、甚至起到刺激农民工消费拉动内需的作用,但王秀清却对此持保留意见。他对《中国发展观察》表示,政府出台的这些短期措施不太可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他认为农村的确存在潜在的需求,但是农民的收入上不来,只有当经济形势好转以后政府采取的这些措施才有可能起到一定的效果。对于城乡一体化王秀清则表示认同,但他同时表示了自己的忧虑,认为城乡一体化无论从长远还是从现今来看都是应该做的,但是关键还要看政府的财力,毕竟这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政府要量力而为。

  危机中见机遇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作为我国重要支柱产业的出口加工业受到了明显的影响。2009年1月13日,海关总署发布了2008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情况:2008年12月份进出口同比双降,这是继11月首次出现负增长后,我国外贸进出口再次负增长并继续下滑,其中出口下降幅度更是由11月的2.2%扩大到2.8%。我国经济增长的结构方式似乎在金融风暴的冲击下有些力不从心,正在经历单一经济增长模式带来的阵痛。“其实金融危机对我国未必是一件坏事,我们不应该只看见‘危’,更应该看见‘机遇’。”王秀清甚至有些期待。他说实际上现在农民收入当中,农业收入的比例已经越来越低了,非农收入反而成为农民现在最主要的收入来源,而我国正好可以借这次金融危机的影响调整内部经济结构,就算以后再遇到金融危机也可以很好的应对。迟福林认为在危机情况下更有利于思考,现在我国是一个投资型而不是消费型的社会,只有很好地实现社会转型,才能有效地拉动内需,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目标。他强调在现实背景下,一定要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突破,这不光与经济有关,从长远看更是我国长期稳定发展的大战略。

  “政府现在的一些刺激经济的措施并不是只顾眼前得失,像现在政府鼓励农民回乡创业,并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实际上这就是在发展农村的二三产业。”那位农业问题专家表示。他认为,农村的二三产业如果能够发展起来,那么不管是对于每年新增的劳动力或者是原来的劳动力存量,都能起到一定的消化作用,这不仅对眼前有利,更是未来发展的大计。他同时表示,在经济危机大背景下,人们可能会着急一点,但是从长期看,这是符合国家“重增收、强基础、重民生”长期规划目标的。他告诉《中国发展观察》,现在的金融危机实际上已经在促使政府改变“三农”的思路,如果国家可以利用好这次机遇调整好经济结构,那么不仅有利于当代,更符合我国长期发展的利益。(记者陈 冉)

    相关专题:

    部委专题--财政部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