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2000万失业农民工纳入特别培训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03日 02:03  第一财经日报

  郭晋晖

  专家指出,就业专项资金补贴农民工职业培训是重要突破

  2000万!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昨日给出的农民工失业返乡数字,超出了各界“最大胆”的预计。

  面对30年来首遇的周期性失业,中国政府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反应能力。2月1日,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三部委联合制定的“特别职业培训计划”,与中央1号文件同时亮相。包括农民工在内的所有失业群体,将平等享受由政府提供的职业培训。

  “令人震惊的数字”

  陈锡文昨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背景吹风会上表示,由于受到金融危机影响,在离开本乡镇外出就业的1.3亿农民工中,大约有2000万由于经济不景气失去工作或者还没有找到工作就返乡了。

  这个数字基于农业部不久前组织的一次抽样调查。调查显示,到春节前返乡的农民工约占总数的38.5%。其中,有60.4%的农民工是正常的春节回家探亲,他们在城市的工作仍然保留着,节后会回去正常上班。剩余39.6%的农民工则属于失去工作或者还没有找到工作而提前返乡。据此测算,失业返乡农民工约占农民工总量的15.3%,即约2000万人。

  1500万是此前各界对农民工失业数据最大胆的估算。“这个数字大大超出了我们的预期。”一位接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劳动部门也正在对失业农民工进行调查统计,最后的数据可能达不到2000万这么多。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预计,2009年,中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将进一步加剧,届时需要安排就业的人数达2400万人,包括1300万全国城镇新增劳动力、800万下岗失业人员,以及其他300多万等待就业安置的人员。

  上述人士说,这是近几年来的常态,如果根据登记失业率来计算,近年来约有900万左右的城镇失业人口。

  若根据尚未公布的调查失业率来计算,2007年全国失业人口大约有1600万。“调查失业率一般比登记失业率高一个百分点左右,2007年调查失业率略高于5%,如果今年把这2000万失业人口加进去,调查失业率就将飙升至10%,这将是一个令人震惊的数字。”

  2000万的失业农民工将给中国就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虽然近年来中国经济保持两位数的增长,但大部分年份也只能完成800万~900万个新增就业岗位。2000万个就业岗位,就需要两到三年才能创造出来。

  不过,这位人士也表示,失业人口的飙升是一个短期现象,中央以及各地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稳定就业局势,这些措施将在近期内见效。陈锡文昨天在会后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如果今年一季度或上半年全球经济能够回暖,中央采取的措施能够见效,那么农民工问题将能很快解决。

  专项资金补贴农民工职业培训

  2月1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推出了“特别职业培训计划”,其中即包括对失业返乡的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或创业培训。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所社会保障研究室主任王德文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对农民工进行培训是应对农民工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特别培训计划能够延迟劳动力进入市场的时间,从而缓解就业压力。

  对于农民工来说,此次培训计划最大的不同在于培训时间比较长。文件规定,对城镇中就业转失业人员(包括在城镇继续找工作的失业农民工),各地劳动保障部门将结合本地实际和失业人员特点,组织其参加3至6个月的再就业培训。

  更重要的一点是,根据该计划,农民工参加各类职业培训,政府将从就业专项资金和相关专项资金中给予补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张丽宾表示,3到6个月的培训所需费用不是小数目,此次明确提出以就业专项资金补贴农民工职业培训,是一个重要突破。

  不过,本报记者从基层劳动部门了解到,由于使用范围狭窄,审批很严,就业专项资金存在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往往是下半年财政拨款才到位,从而造成一方面失业者急需帮助,另一方面又资金结余过多的怪象。针对这样的问题,财政部于去年11月联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下发了《关于就业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但政策实施的效果还有待观察。

  张丽宾还提出,在资金到位的情况下,要提高农民工培训的效率,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合理分配输入地和输出地的责任,过去两者之间存在相互推诿的情况;二是整合现有农民工培训资源。目前,农民工培训资金以不同名义分散在不同部门,“如果能整合起来,将发挥更大作用。”张丽宾说。

  (本报记者杨乃芬对本文亦有贡献)

    相关专题:

    中国行动应对经济下滑风险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