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记者 蒋芳 郭奔胜
刚过去的牛年春节,是我国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以来的第一个春节。为了拉动内需、促进消费,长三角多个旅游城市推出“旅游消费券”,旨在通过假日经济,全面启动2009年第一波消费热潮。然而,数千万元旅游消费券究竟有多“刺激”?又能在多大程度上激活中国人的消费热情?
1月22日,南京市政府宣布,从1月26日起至6月30日,华东六省一市持有当地公园年卡的市民可以半价游览包括中山陵在内的27个著名景点,优惠总额不少于8000万元。同时,市政府还将向市民发放2000万元的乡村旅游消费券。
对这个亿元旅游大红包的发放,南京市政府对此给出的理由是: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旅游作为市民生活消费的“奢侈品”,确实受到一定冲击。但旅游业是一个关联性极强的行业,一旦其消费潜力被激发,将惠及全市多个行业的发展。
南京并非第一个吃螃蟹者。1月19日,杭州市召开“2009年杭州好客年新闻发布会”,宣布3月1日至5月31日间,将向外地游客直接派发4000万元旅游券。本地市民参加指定旅游路线游览,也将享受五折优惠。据杭州市日前公布的实施细则,消费券每套面值100元,总计40万套。外地游客在杭州旅游消费时,实付满40元可抵用10元。旅游券可在杭州市内西湖景区、宋城主题公园等主要景点使用,也可用于观看《印象西湖》等大型演出和住宿、餐饮。
在上海,“百元游上海”系列活动,以低价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年内还将推出“上海旅游欢迎卡”,届时将根据游客在沪逗留天数,推出不同优惠的幅度,以吸引游客延长在沪时间。
用去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的话说:“现在是非常时期,要用非常手段。”而通过发放旅游消费券,刺激可能因金融危机导致低迷的假日旅游经济,已经成为长三角多个城市共同的“非常选择”。
春节黄金周,这些数千万元的旅游消费券究竟发挥了多大威力呢?
在苏州,从年三十到年初四,5天来已有近2万人拿着“旅游大红包”到苏州各地游览。阴雨绵绵的年初四,拙政园的入园人次仍然有9千多。该园负责人说,连日来拿着“旅游大红包”来的人有7300人次,占入园散客的45%。
在南京,来自上海、浙江、安徽等地的游客,拿着当地的公园年卡涌入各大公园,享受半价买门票的优惠,南京各大公园春节期间的入园人数也创下了历史纪录。
在上海,纳入监测统计的旅游景区、景点累计接待游客同比增长10.7%,上海市主要公园累计接待游客161万人次;无锡的三国水浒城,牛年春节推出了一千份旅游红包,几天里游客量超过往年同期;古镇同里从年三十到年初三,游客数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0%……
仅从这些数字来看,长三角各个城市向游客发放的旅游大红包,毫无疑问起到了在经济低迷背景下,稳定旅游市场,刺激旅游消费的作用。但如果排除春节节日出游高峰的因素,长远来看,这些消费券究竟能够从多大程度上刺激消费还有待观察。
记者从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各地对旅游消费券也存在着不少争议,但大多集中在“怎么用好”,而非“该不该发”。例如,杭州每套旅游券价值100元,大概也就能抵消来去交通费,以长三角周边城市去一趟杭州的花费来看,派送券分量显然太小。相关人士也认为,如非春节出游高峰,这张券的利用率绝不会这么高。而南京发放的乡村旅游券,使用方式和范围限制太多,“自驾游发生的交通费用等是不可以抵用的”“申领乡村旅游券市民的条件必须是南京户口”等。
据新华社南京2月1日电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