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造低碳城市的上海,未来会是什么样?在明年举办的上海世博会上,或许你可以找到答案。
“从微观案例来看,唯一代表我们上海参展的实物‘沪上·生态家’,就是个好例子。”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上海市世博科技促进中心副主任李光明教授给记者描绘了这个“生态家”的模样———
一栋普通的凸现上海风格的四层小楼,弄堂、石库门山墙、老虎窗等设计元素融入其中,简洁明畅却不失格调。
走进小楼,你才发现这里原来是别有洞天:小楼屋顶花园安装有太阳能光热设备,一个涡轮式的风力发电装置安装在屋顶的一角,利用微风就可以发电;卫生间利用雨水、污水冲洗,中水全部循环利用;中庭屋顶上巨大的透明玻璃天窗将阳光引进屋内,天窗开启角度可随意调节,即使朝北的房间里依然可以感受到阳光;打开藏在墙角边的“中央吸尘系统”盖子,接上吸管,就可以将垃圾、灰尘直接吸到小区的终端回收站,实现垃圾不落地……
“‘沪上·生态家’集中了浅层地热、热湿独立空调、智能集成管理、自然通风技术、太阳能一体化等生态节能环保技术,将比同类建筑节能达75%。”李光明说,整个工程预计今年9月建成,其中有70%将运用现有的成熟技术,30%使用未来的前瞻技术,旨在起到示范作用。
“其实,整个世博园的建设,都体现了‘低碳世博’的理念。”李光明说,世博园集成了风电、光电、光热、地源热、江水源热等各种清洁能源技术,演绎了一个既节能又环保的未来城市能源系统模式;世博园还积极倡导绿色建筑,大规模集中使用半导体照明,园内交通采用“零排放”设计,通过应用超级电容车、燃料电池车等,实现园区交通车辆零排放,向游客展示未来的交通运输方式。
与此同时,上海还在多个层面推进低碳城市的建设步伐。去年1月28日,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正式启动,上海成为首批入选试点城市之一,该项目将对上海建筑的能源消耗进行调查统计,从办公楼、宾馆、商场等大型商业建筑中选择试点,公开能源消耗情况,进行能源审计,提高大型建筑能效。同时,项目将对公共建筑的物业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节能运行的能力。
由中英合作的全球首座二氧化碳“零排放”生态城也将落户上海崇明的东滩,2040年建成后,城内八成固体废弃物实现循环利用,热能和电力将通过风能、生物能和太阳能光伏直接获得,全国首个氢能电网也将在此建立。世博会期间,城内首批居住和商业中心将作为世博会景点对外开放。
在点上,上海近年来强制淘汰了一批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工艺、设备、产品和企业,仅2007年就完成571个产业结构调整项目。
在面上,从临港新城到崇明生态岛,再到建设中的世博园,多个低碳发展综合实践区正因地制宜地进行研究与实践,积极探索后工业时代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建设模式。
从点到面,再把这些分散的区域串连起来,未来上海低碳发展的路径已清晰可见。
“低碳经济代表了未来经济发展的形态,本质上它离不开降低能耗和减少污染物排放,同时需要建立一个与其适应的新的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上海市科委副主任陆晓春指出,未来,上海将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而在能源结构调整上,上海将大力推进低碳能源的应用,加大天然气比重,积极推进风能、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电力项目建设,不断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不过,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不仅仅是政府的职责,也不只是企业的责任,它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参与和努力。”陆晓春强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