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积极应对美国金融危机对我们的冲击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22日 23:55  经济观察报

  404

  2009-01-26

  世界外汇储备最多的是中国。通过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最后出现什么结果?我们手中的财富缩水,按1.9万亿美元算,人民币每升值1%,外汇储缩水1200亿,我们的钱就这样蒸发了,这是我们万万没有想到的。

  油价上涨,除了政治的因素——伊拉克、伊朗的因素之外,就是美元贬值。1985年石油是35美元一桶,现在是147美元一桶,进口需求量又占94.2%,这样造成我们多花钱。除了油涨价,铁矿石也涨价,有一些地方涨价65%,我们高价进口,造成钢铁行业的成本增加。

  美国印的钞票三分之一在国内,三分之二在美国之外,所以钱往外流,流到哪里呢?流到社会稳定、法制健全、有增长预期的国家。有这样三个条件的,就是中国。流进来之后快进快走,洗劫我们的财富。如果10块钱换1美元,1美元投资到股市和房地产变成20块钱,人民币继续升值,升到5块钱换1美元,1美元进来最终变成4美元,这个魔术就变成了。

  原来美元是贬值的,我们有1.9万亿,其中买美国的国债5100亿,买政府担保的住房债权3670亿,加起来就是很大的数额,再加上雷曼兄弟私人公司的,1.9万亿有1万亿是美国的债权,再加上快进快走的外汇,使我们手里可以灵活掌握的外汇储备的活动空间受到很大影响。

  所以,美国金融危机对我们的冲击不可低估。广东有一些外贸企业倒闭了,就是因为他们年初签订的合同,按照8.2的汇率,现在降低到6.8,1个亿美元的合同就减少1亿人民币的利润。所以一遇到问题,这一年就是白投入,没有产出。其他产品出口也一样,利润肯定会受影响。

  但美国的泡沫经济使自己的金融机构资金链断裂,这也是美国人没有想到的。现在形势发生变化,美国出现金融危机,他们用7000亿来救资本市场,但由于判断失误,出手又滞后,导致金融危机蔓延开了。这样会出现什么结果呢?

  第一,美国的金融危机转变为经济危机。因为美国经济活动的主体主要是消费,占经济活动的三分之二,现在消费出现问题,老百姓不敢消费了。据他们统计,消费信心指数9月份是68%,10月份下降32%,消费活动减少一半。

  第二,美国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危机转换。通用、福特、克莱斯勒等公司都受重创,股票大跌。通用汽车亏损42亿美元,福特亏损29亿美元,他们每个月20亿美元的支出,所以如果没有资金的注入,这两个企业会垮台。未来美国的汽车产业怎么办?现在美国还没有拿出方案,现在的总统奥巴马希望布什去救,原来想用250亿救,但是奥巴马说不行,需要500亿。

  第三,美国经济危机已经由美国蔓延到世界。冰岛不行了,乌克兰不行了,这是欧洲国家。亚洲来说,巴基斯坦不行了,要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救援。现在,这种蔓延还在进一步持续。

  原来美元是贬值的,贬值以后造成一系列的经济现象,现在美国为了稳定美元持有者的信心,又开始主导美元的升值。美元升值会出现什么结果?就是油价下跌,其他价格也跟着下跌。

  美国原来让美元贬值,现在为什么又要升值?这是他们针对竞争对手——俄罗斯、伊朗、委内瑞拉,这些国家敢向美国叫板,他们财政收入的65%是靠卖石油增加的。

  中国上半年高价进口自己石油需求量的49.2%,美国通过美元价格变化,导致石油提价,美国达到了目的。现在他们想让金融危机冲击有关国家,所以现又要求美元升值,而且对俄罗斯、伊朗、委内瑞拉等进行报复,通过美元升值把石油价格降下来了。

  产品价格下跌之后,美国人便可以买更便宜的商品拉动其消费。美元是在升值和贬值之中平衡美国的利益,把美国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通过美元升值和贬值让世界持有美元的国家负担美国的金融危机成本。

  我们的方针也在调整,一个是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另外是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拉动刺激内需,到2010年要增加投资4万亿。今年底要1000亿,1000亿当中一部分是灾后重建,再一个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的医疗、教育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另外铁路要投入2万亿,航空2000亿,随着这些基础设施的发展,拉动内需措施的出台,对我们国内产业的发展,我个人认为会带来很大的转机。

  由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我们的CPI已经由去年2月份的8.7%下降了4%,通货膨胀问题解决了,这很关键。但是如何保增长是一个严峻的问题,保增长当中拉动内需,要使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和汽车市场有活力。现在我们要重点研究如何通过实体经济的发展来启动需求。

  (已经演讲者本人修订)

  来源:经济观察网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