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三大航衍生品巨亏超130亿 国资委要求谨慎投资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22日 22:30  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 见惊雷 上海报道

  近日,中国国航上海航空先后公布了衍生品亏损数字(截止到2008年12月31日),加上东航的亏损,三家航企账面亏损总额已经达到了131.7亿元。

  航企的亏损也令监管层开始有所行动。日前,继国家审计署进驻东航等中央企业调查衍生品亏损之后,国资委副主任李伟也透露,今年国资委将会同证监会等部门一起,对投资规模大、风险高的中央企业进行重点跟踪,了解业务进展、盈亏情况及风险控制措施,并抓紧制定出台中央企业高风险投资业务指导意见。对于央企从事期货、期权、掉期等衍生品业务,由国资委按照审慎监管原则进行审核批准。

  巨亏131亿:航企贷款谋自救

  1月17日,中国国航公布了截止到2008年12月31日的衍生品交易亏损情况,“燃油套期保值合约公允价值损失扩大到68亿元人民币(未经审计)”,12月当期的实际赔付约为5280万美元。

  1月20日,上海航空发布公告,公司航油套期保值合约于2008年12月31日的公允价值损失约为人民币1.7亿元。

  这样,加上东方航空早些时候公布的衍生品亏损62亿元,陷入衍生品交易泥潭的航空企业已经集体亏损131.7亿元人民币,这已经远远超过了国资委向航空企业注入的资金。

  之前,国资委宣布向东方航空注入资金70亿元,以缓解其现金流短缺的燃眉之急。业内人士分析,70亿元已经是国资委可以忍耐的极限,而目前航空企业的衍生品亏损情况超出了管理层的预期。在这样的背景下,国资委很有可能在近期出台更加严格的中央企业投资管理规范,限制央企投资风险。

  企业方面,东方航空正积极通过各种手段展开自救。1月20日,东方航空与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签署了100亿元人民币的综合授信额度暨银企全面合作协议。至于100亿元资金的具体用途,据东航股份总经理马须伦介绍,将主要用于购置航材、航油及日常运营资金。

  1个月前,东方航空刚刚用同样的办法从交通银行获得了100亿元的综合授信,而总共200亿元的银行授信将极大改善东航的资金运营状况。当然,前提是国际原油价格不再下跌,否则衍生品交易亏损将成为一个无底洞。

  截止到1月21日,国际原油价格仍在40美元附近徘徊,处于明确的下降通道中。一旦有利空消息,将有可能突破前期35美元的低点,对于航空企业来说,这将是致命的。

  根据已经透露情况的合约分析,国际原油价格每下跌一美元,航空企业的账面亏损都会加倍扩大。而随着定期结算,这些账面亏损将产生分批次的实际现金支出。

  国资委要求央企“谨慎投资”

  在航企巨亏的教训下,近期,国资委不断警示央企在金融市场控制风险,只可套期保值,不可投机,应建立严格的内控制度。

  1月5日,国资委副主任黄淑表示,将从2010年开始在中央企业全面推行经济增加值考核,以引导企业规范投资行为。

  1月8日,国资委网站在显要位置再次刊发国资委副主任李伟于2006年在地方国资委负责人研讨班专题讲座上所作的“国有企业金融衍生产品业务管理”的讲座,提示那些对金融衍生产品这一新型金融工具缺乏深入了解和必要专业知识,置高风险而不顾贸然行事,结果招致巨额损失、教训惨痛的一些企业。

  就在上周,有消息传出,国资委正在制定中央企业投资规范,并提出了中央企业谨慎投资三要求。其中包括海外投资并购、金融衍生品等高风险投资和主业经营之外的发展战略投资项目。而其中的重点正是风险巨大的海外衍生品投资。

  实际上,早在2006年,有关方面就着手制定了《中央企业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规范中央企业在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业务,还特别提出,原则上仅限于套期保值业务,不得从事其他期货交易活动。

  当时的条例规定,中央企业在进行期货套期保值业务时,应建立严格有效的风险管理制度,明确内部风险报告制度、风险处理程序等。利用事前、事中及事后的风险控制措施,预防、发现和化解风险。此外,中央企业应把从事交易、风险管理及结算、资金划拨职能的岗位和人员有效分离,确保能够相互监督制约。

  业内人士透露,后来很多中央企业的投资都已经超出了利用期货进行套期保值的范畴,因此才有了航空企业在场外衍生品市场巨亏的尴尬。

  另外,中央企业进行衍生品交易在管理上还存在责任不明的问题。长期以来,国有企业参与境外套保甚至是投机,究竟应该是国资委还是证监会监管并不明确。从国资委最新的“吹风”情况看,国资委作为“受害者”将更多承担起监管的责任。

  专家指出,中国期货业存在着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现象。如何在加强监管的同时,又能正确引导企业在规范的市场进行套期保值是摆在管理层面前的难题。

  因为,航空企业在衍生品交易上的亏损,监管部门的“过度监管”也是重要原因之一。目前,我国央企中仅有31家国有企业获得境外期货套期保值资格,国航、东航等航空企业都并不在这31家被许可的国企之列。在过去两年中,原油价格急剧上升,但国有航空企业根本没有在境外市场套期保值的资格,在国内也没有原油或航空燃油期货品种,企业最终铤而走险,进行了具有“对赌”性质的场外交易。

  北京工商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胡俞越前段时间撰文指出:在最近以及先前发生的场外衍生品交易亏损案中,正是合约设计的严重不对等、信息不对称和缺乏止损工具直接导致了我国企业纷纷中招。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还在于加快期货市场创新,增加国内期货交易品种,清理企业参与场内套期保值的障碍,加快培养套期保值的人才。

    相关专题:

    中国行动应对经济下滑风险

    相关报道:

    炼油业务严重亏损 中国石化业绩预降50%以上

    香港外汇基金蚀749亿 十五年来首次亏损

    香港外汇基金去年投资亏损749亿港元

    香港外汇基金亏损七百亿 金融海啸第二波或来袭

    上海航空08年亏损增100% 航油套保损1.7亿

    上海航空航油套保亏损1.7亿 业绩预亏翻倍

    国航发盈警 料08年燃油套期亏损68亿

    国航东航燃油套保亏损130亿元

    多家公司业绩预降五成以上 电力企业普遍亏损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