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美“一手策划”天然气危机?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20日 08:49  保监会网站

  在俄罗斯13日恢复向欧洲输出天然气仅数小时后,输 气再度中断。俄罗斯14日指责华盛顿“一手策划”了这场天然气危机,美国务院对此断然予以否认。

  美否认“幕后阴谋”说乌克兰天然气运输系统可能很快会有新的主人,这个主人来自大洋彼岸。有分析人士声称掌握了乌外交部长奥格雷兹科与美国国务卿赖斯08年12月签署的战略合作伙伴宪章的内容。该文件指出,华盛顿将帮助对严重老化的乌克兰天然气管道进行现代化改造。俄罗斯与欧盟早就对乌克兰输气管道的恶劣状况感到担忧,并准备亲自投入管道维修,但基辅没有让它们插手。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副总裁梅德韦杰夫此前曾表示,基辅的所作所为“不可思议”。他说,给人的印象是,“在乌克兰上演的这出戏完全是由另一个国家编排导演的”。

  乌克兰的紧张局势完全有可能成为美国为“捍卫民主”而再次发难的理由。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麦科马克急忙出面澄清:关于美国在冲突中扮演特殊角色的怀疑“毫无根据”。这或许也解释了基辅的“勇敢”。它昨天无视已经签署的文件,不允许欧盟和俄气代表进入乌克兰石油天然气公司的中央调度站和地下储气库。而就在乌当局前一天谴责俄罗斯企图攫取乌天然气运输系统的同时,乌共领导人西蒙年科在议会发表言论称,该国输气系统完全不由政府监控。

  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副总裁梅德韦杰夫说:“我们昨天还认为,俄罗斯输送天然气的大门是敞开的,但是它又一次被乌克兰堵住了。看起来他们好像是跟着在乌克兰以外什么地方指挥的乐曲在起舞。”美国国务院对这一指责予以驳斥。梅德韦杰夫稍后解释说,他指的是乌克兰与美国之间上个月签署的战略伙伴协议。该协议旨在推动两国在国防、能源和贸易,也包括在天然气运输上的合作。梅德韦杰夫昨晚说,乌克兰和美国根据两国达成的战略伙伴协议进行天然气合作“非常奇怪”,因为乌克兰“并不产天然气”。

  天然气成政治武器随着天然气争端的发展,冲突中所包含的政治因素暴露得越来越明显。首先,这表明乌克兰内部又一次矛盾激化,议会已提出要弹劾总统,解散政府。俄罗斯所蒙受的政治损失也越来越明显,如果说经济损失还不太显著的话。事实上,很容易说出,俄罗斯与乌克兰谁更令愤怒的、挨冻的欧洲反感。

  最后还有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这也是非常令俄罗斯头疼的问题:如果乌克兰索性拒绝俄罗斯天然气过境输往欧洲,这该如何是好?如果事态这样发展,乌克兰和俄罗斯就会两败俱伤,在世界危机如此严重的时期失去欧洲这一重要的天然气市场,意味着国库失去外汇收入的来源。当然,欧洲也将成为第三个受害者。舍弃俄罗斯天然气,这对欧洲经济是不小的损失,对一些国家则简直是灾难。

  谁能从这场乱局中获利?也许俄罗斯媒体刚刚披露的乌克兰和美国所签署的文件《美国-乌克兰战略合作伙伴宪章》能说明这一问题。宪章说,华盛顿将帮助乌克兰改造严重老化的天然气管道。不难猜出,宪章并非只是单纯为修理工作而签署的。而且,这种文件通常还只是冰山的一角,最重要问题的讨论往往都是秘密进行的。看来乌克兰近期行为原因非常简单:基辅在一步一步地实施与布什政府共同制定的计划。从多方面看,这都是合理之举。这不仅可以更紧地拉拢住乌克兰,还可以遏制俄罗斯。这还完全有可能是反欧的行动,因为欧盟的政策中有太多的东西不符合美国的利益。

  欧盟不满“橙色”伙伴尽管欧洲没有多少人赞同俄罗斯做法,但欧盟官员也已被基辅和第比利斯政府的所作所为惹恼。欧盟很多决策者私下责怪格鲁吉亚总统萨卡什维利去年8月挑起与俄罗斯的灾难性战争。他们更指责乌克兰争斗不断的领导人相互拆台,违反向欧盟作出的使天然气顺利过境的承诺,并跟可疑的中间商打交道,从而加剧目前与莫斯科的天然气危机。

  有人还指责美国的新保守派唆使两国与克里姆林宫发生冲突。美国新保守派一直在积极活动,以便把两国拉入北约军事联盟。欧洲一位外交政策官员说:“新保守派在那个地区推行的计划对欧洲来说是一场灾难。”由于在价格和债务问题上争执不下,俄罗斯停止通过乌克兰向欧洲供应天然气,欧洲已对基辅的“橙色革命”领导人明显感到失望。在08年的一次北约峰会上,美国总统布什曾经努力给予乌克兰和格鲁吉亚一份获得成员国资格的路线图,却遭到以德国和法国为首的欧洲国家阻挠。?

    相关专题:

    部委专题--保监会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