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国美去向:国有化?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17日 01:54  经济观察报

  姜雷

  对国美(000493.HK)而言,黄光裕事件是一个将恶化为衰落的创伤,抑或一个变身并戴上红帽子的契机?

  每日出入北京朝阳区鹏润大厦的国美总部员工们心情日渐轻松。他们得到更多好消息:公司承诺不会裁员,待遇不变;组织构架在重新调整;09年战略规划制定完毕;他们甚至对比得出结论,新管理团队更加体恤下属。

  并非所有的都是好消息,外界对于国美现金流状况的担忧,对于国美和供应商、银行关系的质疑从未平息,国美试图增资扩股,引入战略投资者的传闻不胫而走。

  离开黄光裕的国美到底将往何处,如果有新的注资,接单者会是谁:海外战略投资者的进入,无疑将面临外资威胁论和审批的双重压力,本土民营企业的参与则因实力而难堪重任,那手握巨资的国有集团呢?

  国美新调整

  这一周,国美总部员工们正在筹划着召开一年一度的工作会,“主要就是联欢,紧紧张张过了一年了,让大家放松一下,加深团结。”国美内部人士称。工作会前,他们刚刚完成08年总结和09年销售计划的制定。

  国美的举措之一是门店结构调整。国美并不打算缩减门店数量,2009年准备关100家门店,但同时计划开100家门店。国美销售计划也在下调。一个月前,国美分拆出3C事业部、生活电器事业部、传统家电事业部等主要业务部门。据本报了解,2009年上半年上述部门销售计划为449.5亿元。这约比去年降低了10%左右。

  国美的门店调整并不意外,国美几乎每年都要关闭一些门店。不过,门店总量停止增长是近年来的第一次。

  在业内人士看来,国美门店的一个重要功能是融资功能。由于存在回款时间,门店会占用供应商的部分资金。

  国美门店融资能力,取决于其占用供应商货款的能力,而能否更多、更久占用供应商货款,又取决于其市场份额,因为市场份额决定了其与供应商的谈判能力,于是国美以扩张迅猛而著称。现在的局面,将意味着国美融资能力迅速下降,除非供应商延长国美对其资金占用时间。

  国美半年报显示,截至2008年6月30日,该公司未经审计的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规模为143.02亿元。其中,3个月内到期的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约94.43亿元。同期,公司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为33.9亿元。

  内部人士指出,巨额应付账款和应付票据,以及面临2010年46亿元可转债赎回压力,造成国美目前资金链紧张,为此2009年国美的资本开支将较2008年降了一半至9亿元或更低。

  国海证券研究员栾雪飞称,国美抵御风险能力还是大大强于普通零售企业。她说,从公司实体经营基本面和管理能力判断,只要上游家电商能够稳住,黄光裕事件对国美就不会恶化为衰落。

  外围全线收紧

  国美的确把希望寄托在稳定上游的供应商身上,被称为类金融模式的家电连锁现金流主要来源包括自有资金、银行贷款和占用供应商货款。

  有消息指出,国美资金链趋紧的传闻从去年上半年就在供应商中流传。10月举行的中期业绩会议上,国美提出的解决方案就包括,充分利用供应商的依赖性,有针对性地延长应付账款周期。

  之前国美在和供应商的谈判中处于绝对强势,国美内部人士指出,“除了海尔、联想、索尼等国际一线品牌,其他的厂商基本上都没有更多话语权。”但这一情况在黄光裕事件后转变,供应商的话语权提高了。

  国美内部人士称,目前和各大供应商之间的关系,看上去是这么多年来最和谐的。国美也在快速出货收现,加快周转。不过他说,目前外有苏宁的压迫,内有资金压力,各大供应商虽然口头支持国美,但担心自身资金的安全问题,会在商品特别是畅销品的供应上有所保留。

  现在,很多供应商要求国美把账期缩短到2个月,有的甚至要求现金交易。以前包含应付票据的账期在内,账期达6个月。“此前我们都实现先货后款,对于供应商提供产品价格过高,我们可以主动降价去迎合市场。之前这部分差价是厂家来承担,现在更多厂家不认了,要我们来承担。”上述人士表示。

  更多供应商处获得的信息也显示,不少厂家已在内部发文,要尽快清算应收账款,但他们并不希望国美就此倒下。一位小家电企业副总称:“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之前我们在国美有近4个月的账款,国美要真倒掉,我们也一样受损。”

  2008半年报显示,国内上市的家电企业在国美(包括大中电器)有大量应付账款。其中美的和小天鹅在国美的账款超过8000万元、ST科龙9000万元、深康佳约7500万元、深圳华强约1400多万元。

  他表示,如果供应商集中催讨货款,国美的资金流将难以为继。

  来自银行的压力也在,国美通过银行承兑汇票的形式向其供应商付款,不过并没有如相关报道所言,部分承兑汇票已由工商银行等国有银行更换为实力较弱的地方商业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相关人士称,几大商业银行对于国美目前还是积极支持,但的确是对其的授信进行重新审核。同时,银行对承兑汇票的抵押存款比例要求有所提高,从之前的53%上升到60%以上。

  控制权悬念

  国美2008年中期的资产负债率为69.83%。国美内部人士称,只要银行不给我们压力,我们就不会像当年郑百文一样被压垮。

  栾雪飞说,国美电器能否安然渡过难关,对其公司治理结构和管理体系构成了较大的考验。在她看来,中国的民营企业多为分权削藩的“家族式”管理模式,国美电器同样不应该例外,国美的控制权始终并将仍然在黄光裕的手中。

  国美新的管理架构下,原7人决策委员会被以董事局代理主席兼总裁陈晓为首的三人小组所取代,并在决策委员会下设立了11个人的执行委员会。国美内部有一种说法,王俊洲、魏秋立是黄光裕的人,黄光裕在业务上的授权给了王俊洲,人事和行政上的授权给了魏秋立。

  国美内部人士看来,三人小组中,陈晓、王俊洲、魏秋立如果能够团结合作,规划与策略能真正得到实施,是从内部决定国美能否渡过危局的主要因素。

  曾担任国美咨询顾问的和君创业总裁李肃表示,陈晓接管国美,实际上是国美的幸事。陈晓的战略思维能力很强,也善于接受各种意见。陈晓主政后,其科学性和平衡性是比较强的,他的个性比较适合与黄合作,现阶段只要陈晓不出问题,内部不会产生分裂。

  现在,国美引入新投资人的传言一直在坊间流传。对于国美目前的格局,如果能够有新的资本进入,在改善其治理结构的同时,无疑也将加强国美抵御风险的能力。

  在当前的形势下,经济增速下滑,房地产成交萎靡,家电降价趋势明显,家电连锁企业门店收入增速下滑已经是事实。来自光大证券的报告判断是,家电连锁企业明年的同店增长可能为零,甚至负增长。

  参与过国美香港上市的投行人士称,国美现阶段面临的问题是所有出现问题的连锁流通企业一样,资产负债率高,利润也很薄,同时,前期的扩张和并购过于凶猛,这些都是隐患。

  国有化?

  在国美引入新投资人方面,过去的两个月里,华平和百思买等机构投资者、跨国家电巨头都在传闻名单之列。最新的传言是,家电厂商亦有可能联合持股国美电器部分股权,以帮助国美渡过危机。对于这些传言,国美副总裁何阳青都予以否认,并表示,国美目前运营一切正常。

  对于觊觎中国市场的海外投资者和百思买这样的跨国巨头来说,要想接盘国美难度极大。

  国美是中国最大的家电零售渠道,拿下了国美,就意味着对中国的家电厂商拥有话语权。对于外资并购、特别是对关键本土企业的并购,相关部门一直以来保持谨慎。在技术上也存在难度,首先出售股权必须经过大股东的同意。“黄光裕现在身陷囹囫,没有他的同意,是很难达成协议的,同样还会涉及到决策部门的审批问题。”上述投行人士称。

  供应商们显然是不同意苏宁这样的国美同行成为接盘者,对于供应商来说,国美和苏宁的寡头垄断竞争,是他们夹缝中求生存之道,国美式微,市场很有可能出现苏宁一家独大的局面,这显然不是家电生产企业愿意看到的。一位家电厂商称:“那我们就陷入了另一个国美的桎梏中,意味着更多的进场费,返点费,也意味着我们话语权的全面丧失。”这也是为什么供应商们在国美危机中,力挺国美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上述投行人士看来,苏宁接盘国美基本上没有可能。国美电器的市值为为143亿港元,苏宁三季度末的现金有100多亿元。更重要的是,黄光裕持有国美电器共计35.55%股权,陈晓持股比例仍为7.28%,两者相加接近一半,不可能拱手相让。苏宁要想收购国美电器必将触发二级市场的要约收购,还要面临评估、溢价等种种问题,从这个角度,没有民企能够一口吞下国美。

  分析人士称,国美通过增资扩股的形式,引入战略投资者的可行性更大一些。“但现阶段整体经济环境不好,私募股权投资是需要对投资者负责的,国美目前的形势如此混乱,没有基金敢贸然进入的。”

  理论上来说,让国有企业接手是可行的。对于那些动辄手握数百亿流动资金的国资企业来说,在政策支持下接受国美这样的企业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同样这也是个承担社会责任的问题,作为中国最大的零售商,国美全国有1300多家门店,本身有20多万员工。

  据本报了解,不久前,在一次国资系统的会议上,有关高层曾称,中央企业应该趁经济形势恶化的时候,走出去收购民营企业做大做强。

  在2008年的商务部工作会议上,商务部长陈德铭表态称,要积极培育一批大型的流通企业。通过股权置换、资产收购等方式,争取用3年左右时间,组建培育几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有控股大型流通企业集团。商务部官员对本报称,上述表态并非针对国美。商务部培育一批大型流通企业的说法从2001年就已经开始了,但主要的投入方向是针对以农产品、衣食为主的综合超市、百货业态,对于家电连锁行业目前还没有特别的整合计划。

  当然,国有企业接手障碍巨大。国美是在香港联交所的上市公司,而且国企接手后也将面临一个重组、整合的过程,面临巨大不确定性。“国家要是接手,最大的可能是国美的资金链在短期内突然断裂,整个运营全部垮掉,政府出于稳定的角度去接手。”上述投行人士说。

  曾担任国美集团咨询顾问的和君创业总裁李肃称,国有的管理方式并不适合流通行业。在他看来,国美突然垮掉的唯一可能性就是银行完全不支持,导致国美资金链断裂。“但这不符合供应商、银行的利益,他们的损失也不会小,从这个角度上说银行是不敢轻易走撤贷款逼死国美这条路的。”

  来源:经济观察网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