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私募完胜公募熊市竞赛结果出炉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17日 00:42  经济观察报

  张勇

  2008年熊市,私募再显优势完胜公募。

  在公募基金冠军依然亏损32.82%的尴尬境地之下,73只存续期超过1年的阳光私募基金却全部 “跑赢”大盘,还有7只私募基金还实现正收益。与此同时,国内通过信托公司发行的私募产品已经达到146只,一年间数量猛增一倍。

  不过,随着阳光私募的迅猛扩容,私募产品业绩的参差不齐,让信托公司承受客户的信任危机,也引发了信托公司对原本对待私募基金那种来者不拒态度的反思。

  7只私募正收益

  来自国金证券的数据显示,1-12月具有完整自然月度净值披露的28只证券投资类私募基金 (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平均下跌33.08%,52只净值披露并非上述严格统计期间的证券投资类私募基金产品近12个月平均下跌33.41%,平均战胜同期市场幅度超30%,且共计78只产品收益超越上证指数,占比为97.5%。

  值得关注的是,有7只产品(含结构化)2008全年取得正收益,分别是重庆国投·金中和、深国投·星石1~3期、中国龙精选、大臧金-瑞华结构化、深国投·武当1期,其中重庆国投·金中和年度收益率位居榜首为18.19%。

  分析该产品各个月的收益情况发现,在市场机会比较明显的4月、10月其收益率有大幅度的提升,在其他下跌较深的月份净值跌幅很小,显示管理人突出的波段操作能力。另外风险控制出色的还有深国投·新同方、深国投·亿龙 (上海涌金投资咨询有限公司)等产品,净值跌幅都相对较小。

  国金证券分析师张剑辉指出,纵观2008年度私募基金的业绩表现,严格的风险控制是私募基金取得相对较好业绩的主要武器。同时另一重要因素则是业绩背后有优秀的投研团队的实质支撑。

  扩容之惑

  经历了2007年的蓬勃发展,阳光私募基金在2008年迎来了集体性大扩容。

  不过,在2008年大扩容的情况下,阳光私募也暴露出不少问题。

  2008年一些新成立的阳光私募遭遇到募集资金难题,虽然行情低迷也是原因之一,但主要原因还是短时间扩容太快而引发的客户资源竞争。

  阳光私募的迅速上马和 “盲目”扩容导致市场判断混乱,使得一些私募产品成立不久便出现了净值暴跌,一旦封闭期过后即面临大量的提前赎回。

  同时,一些信托公司为了增收,对前来寻求合作的投资顾问公司不作过多的考察,一律“放行”。

  不过交银国际信托有限公司 (下称交银国信)信托业务总部负责人吴自力认为,信托公司应该不仅仅把自己当作是一个私募发行的平台,而应该发挥信托原本的优势,即整合资源,为客户在市场上寻找最佳的私募管理团队,这同时也适用于信托的其他业务,也是信托回归自己本位的做法。

  “在投资方向和产品结构上,我们的私募产品与市场上其它私募证券信托产品区别不大,但在产品的理念和定位上,我们有自己更为深入和长远的考虑。”交银国信信托业务总部信托二部总经理张强告诉本报,“我们的目的是为投资者选择市场上最好的投资团队”。

  吴自力也表示,信托业要实现快速发展壮大,必须善于借助外部力量,整合外部资源,充分发挥信托制度优势,其中重要选择之一就是与市场中优秀的投资管理团队紧密合作。

  根介绍,目前交银国信的“风云”系列五个私募产品都还停留在第一阶段,而其中国贸盛乾1期的净值增长率曾在2008年11月排名所有私募中的第一,这样的成绩也得到了交银国信的认可。

  “信托业的发展需要跳出原有的思维模式。”对于目前信托公司在与私募的合作方式上,张强感慨颇深,“不能让卖水人承担淘金人的风险,必须主动引导社会对信托的正确认知,为信托业的发展创造一个合理的社会环境。”

  来源:经济观察网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