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准确把握扩大内需与稳定外需的关系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15日 15:35  财政部网站

  扩大内需、稳定外需是当前积极财政政策的着力点之一。要使财政宏观调控措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必须全面认识内需与外需之间关系。所谓全面,就是既要准确认识内外需各自的增长态势,更要客观认识内外需的相互支撑。总体而言,我国是一个内外需高速扩张的国家,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对外贸易的急剧扩张。显然,财政调控总需求必须立足经济全球化现实,内外需兼顾。

  从表象上看,内外需是两大板块,一边是国内投资和消费,另一边是货物和服务的出口。但从深层次角度,两者具有内在统一性。首先,国内需求的满足依赖国内外两个市场,也就是说国内需求并不简单就是国内经济的自我循环。当一个国家内需扩大时,进口需求肯定加大,因为国内资源和商品供给与内需会存在结构或成本耗费上的矛盾。这实际上表明该国的投资和消费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度加大。因此,就国内需求的满足而言,内需包含着外需。其次,出口增长本质上是在创造内需。一个国家的出口归根结底是为了进口,因为,出口形成了国内投资主体的收入,而这些收入最终会转化为国内投资和消费。由此可说,出口增长是扩大内需的条件之一。最后,出口增长一定程度上要直接表现为进口增长,比如加工贸易出口要以进口为基础。这表明内外需扩张是联动的。目前加工贸易出口额占总出口额的比重高达60%,其中一半左右与进口具有联动性。

  改革开放过程中财政政策始终在力促内需正常增长,并推动外需扩张,特别是在经济回调、宏观政策取向扩张保增长时期,财政确保内外需扩张的作用就会加大,而且这种作用会与其他政策协调联动。目前,继1998年之后,我国又一次实施保增长取向的扩张性宏观政策。值得注意的是,从2008年宏观经济指标看,经济下调程度低于1998年。这种情况下还要出重拳、快拳,主要原因是国际经济衰退已成定局,主要贸易伙伴如欧盟、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国都面临经济危机,对于经济对外依存度高达60%多的中国来说,这是极大冲击,有可能把中国经济推向低谷。因此,财政政策再度成为重要工具。从内外需关系角度看,有必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充分注意与其他政策协调的基础上,把握政策力度。在扩大内需、稳定外需方面,现在是各项政策多管齐下,投资政策取向大幅扩张,各级政府制定了为期3年的20多万亿投资规划,投资管理部门大开口子批项目;货币政策取向扩张货币供给,存贷款利率下调了两个百分点,并解除了贷款规模硬约束;汇率政策取向刺激进口,人民币对英镑、欧元、澳元、加元等短期内升幅高达40%。应该说,这些政策力度已经很大,扩张性货币政策初显拉动社会投资效应,2008年12月贷款额猛增7000亿元,占全年贷款增加额比重20%以上,人民币升值也极大地稳定了进口,相应减少了进口成本。因此,财政政策在确定结构性减税、增发国债时应充分重视其他政策效应。进一步说,在其他政策已起到扩大内需、稳定外需的作用时,可考虑减轻减税力度,并适当控制国债增发规模。当然,鉴于提高出口退税率有对冲人民币升值打压出口的效应,应坚持逐步相机调整出口退税率,但具体要依人民币汇率情况而定。

  其次,财政手段要找准切入点,满足公共产品需求是政府的基本职能。为此,财政手段在扩大内需时,应把投资性支出主要投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如农村基础设施、教育、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同时,在进口税收政策方面,应更多刺激初级产品和消费品的进口。

  最后,运用支出手段提升出口企业竞争力。单纯依靠提高出口退税率来稳定出口并非长久之计,因为,世界各国都在运用这一手段,而且发达国家力度更大、承受能力更强,基本上是零税率出口。要占领国际市场,中国企业最终要提高产品质量,特别是高附加值产品。现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比重已达30%多,但要保持该比重不断提高,还需提升技术水平。为此,财政企业扶持性支出应适度向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企业倾斜,使他们在国际市场上能够站稳脚跟。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