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地方政府债券恰逢其时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15日 04:39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国都证券 陈薇 邱庆东

  

  2008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出现了快速下滑的趋势,值此经济调整阶段,作为政府对经济影响最直接的工具,国家投资计划浮出水面,公布的数额高达4万亿元。国家财政投入可以作为资金的一个重要渠道,中央可以通过发行国债等方式筹集资金,但毕竟规模有限;作为经济体中的重要力量,地方政府有动力和义务推动当地经济的增长,但是光靠地方政府的收入及增加中央转移支付力度,显然远远不能满足地方政府的资金需求,当前我国推出地方政府债券的时机已经成熟。

  地方政府债券是以政府的信用为担保,由地方政府发行并负责偿还的债券,简称“地方债券”。中国如果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改善目前的困境:第一,可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地方政府的融资需求,推进地方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民生;第二,可以降低市政建设项目的融资成本,给地方政府一个匹配资金流的工具;第三,推进地方政府财政透明化,提高资金利用效率;第四,为债券投资者提供一个新的投资工具,丰富中国债券市场结构。

  目前全世界已有多个国家实行地方政府债券模式,其中美国和日本的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最大,发行模式也最具代表性:美国的市政债券代表着分权制国家的地方债券市场制度;日本的地方政府债券则代表了集权制国家的地方债券市场制度。此外,近年来在欧洲、阿根廷和巴西等国家和地区,地方政府债券市场也已具备一定规模。

  中国有特殊的国情和法律安排,同时参照美日等国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模式,我们认为现阶段适合于中国的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模式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资金用途和债券税收安排。中国地方政府债筹集的资金应该投向以地方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项目,对当地的经济和民生有促进作用,又具备一定的现金收入潜力,期限不宜过短或过长。参考美国市政债券免税的案例,在技术安排上,我国地方政府债券主要是为各地方建设服务,也应采取免税的措施。

  第二,额度。07年我国GDP为24.95万亿元,估计08年GDP将突破30万亿元。参考各国地方政府债券占GDP的比例,我国理想的地方政府债券额度若占GDP的5%,则存量应在1.5万亿元左右。考虑到目前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在中国属创新之举,因此发行初期额度应不会太高,若按08年GDP的1%估计,今明两年总发行量应控制在3000亿元左右。

  第三,发行方式。考虑到《预算法》的相关规定,初期的中国地方政府债券可采取“地方担保,中央发行”的模式。当然中央代发代偿的模式可能会引起制度操作的难度,我们认为可采取的模式为:地方政府对一批具有收益潜力的项目进行打包,这类似于美国市政债券中的项目收入债,同时地方政府对该债券进行一定形式的担保,进而又获得了类似于一般责任债的属性,降低发行成本与违约风险,最终由中央代为发行。这一模式与中央代发代偿的区别,在于地方政府债券将不具有国家信用,不同地方政府债券具有不同的信用水平。

  第四,市场机制。地方政府债在发行过程和流通过程中,我们认为应充分发挥现有债券市场金融中介的作用,按质评级,并及时跟踪相关资金的使用情况,提高财政执行效率。

    相关专题:

    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开闸在即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