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试论构建现代马克思主义的国民经济学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12日 09:45  财政部网站

  提要:本文论证,需要在现代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构建独立于政治经济学的国民经济学。阐述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原理构建这门学科、论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需要的经济运行模式。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再生产理论与社会分工理论对分析国民经济系统的指导。通过对公有制的理论阐述分析国民经济的所有制系统、通过对计划与市场的理论阐述分析国民经济的调节方式、通过对均衡与和谐的理论阐述分析国民经济的调节标准,以及通过阐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分析国民经济调节手段的运用、国民经济的对外开放等。

  关键词:现代马克思主义国民经济学经济运行模式国民经济调节

   一、命题的含义

  构建现代马克思主义的国民经济学,这个命题要表达的是三层含义:

  1,在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同时,需要独立构建马克思主义国民经济学。理由是:十八世纪到二十世纪中叶,政治经济学与国民经济学曾经是一门学科,但学科的发展使它们终归分属于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两门学科有诸多共同点,许多内容是相通的。但它们的研究对象是能够区分开的。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的条件与形式;而国民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国民经济的运行机制及其管理方法。政治经济学属于理论经济学科,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平台;国民经济学属于应用经济学科,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推广运用,其理论基础直接来源于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是广义的,包括对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社会经济制度的生产关系的研究。相应的,马克思主义的国民经济学也应当是广义的,也应包括对资本主义国民经济的分析与对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的分析。这不仅体现学科的统一基础,也有利于批判地吸收借鉴资本主义国家管理国民经济的经验。

  不少现有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都有这样的情况:总的分为资本主义部分与社会主义部分,资本主义部分是照搬马克思《资本论》的体系,是纯粹的政治经济学;而社会主义部分是改革之后发展起来的内容,实际上包括了政治经济学与国民经济学两方面的内容。因此看起来两个部分总是那么不对称。社会主义部分两门学科的混合,影响了它们各自的独立发展。独立构建马克思主义国民经济学的必要性由此显现。

  2,在中国,国民经济学这门学科,已经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中建立起来了。但是,要使这门学科能够对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与管理各项工作具体起到知识引导与技能操作的作用,就要在不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正确地总结实践经验,科学地认识发展历程,改进其体系,充实其内容。现代马克思主义蕴含着与时俱进的特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就属于现代马克思主义。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所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总结前一段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经验教训的产物。科学发展观适用于包括国民经济学在内的多种经济学科,我们不但要运用科学发展观来考察和指导国民经济发展,也以此作为我们运用现代马克思主义构建国民经济学的典范。

  3,国民经济学的发展是实践经验正确总结的结晶。何为“正确的总结”,这离不开正确的指导思想。前几年我国的改革开放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除了有具体经验不足的因素之外,更主要的是经济的指导思想上出现偏差,受到西方“新自由主义”的影响。此外,还有并未在实际工作中得到贯彻,但却一直试图主导我国经济工作的危险的主张,诸如彻底放弃国有企业、完全放任市场调节、以效率目标替代公平目标,等等。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错误思想的批判武器,掌握这一思想武器就能使国民经济学科沿着正确的路子发展。根据实践的要求,构建马克思主义国民经济学的关键是要有两个论证。一是论证建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国民经济必须受到人为的调节,而不是让市场经济规律自发地起作用。人为的调节才能体现社会主义建设者的意志。二是论证经济调节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有这两个论证,才算得上是马克思主义国民经济学。

  二、国民经济学本身的体系

  国民经济是“指一个国家社会经济活动的总称,是由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经济环节、经济层次、经济部门和经济地区构成的。国民经济这一概念突出强调经济的整体性和联系性。”(注1)学科在内涵上包括:各经济环节即: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各环节;各经济层次即:宏观经济、中观经济、微观经济各层次;各经济部门即:工业、农业、建筑业、商业、通讯、文化、教育、科研等生产部门和非生产部门;各经济地区即:国内不同经济区域以及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区域和国际性区域。同时,国民经济学不能仅仅是对一个客体所进行的客观研究,还必须包括国家对国民经济管理的方式方法探讨,因而它还“是经济学一般原理与行政管理学及社会统计数据相结合的应用宏观实证经济学。”(注2)

  根据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国民经济学内容包括三大部分:一、国民经济的系统,包括:各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及其实现形式,市场体系,产业经济结构,财政、金融、市场价格与就业等宏观经济变量的运行,城乡经济关系,区域与民族经济,国家的经济管理机构等。二、国民经济运行与管理的方式,包括: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市场体系的管理,经济责任制与收入分配制,国有资产管理、自然资源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障体系,财政管理与金融管理,对外经济管理等。三、国民经济管理方法,包括:国民核算体系,国民经济指标统计,国民经济中的市场参数体系,国民收支体系等。

  改革开放以来,上述国民经济学各个部分的具体内容中,有的保留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的知识,有的突破了“苏式经济学”的局限、总结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新经验,有的吸取了西方经济学中有用的内容。但不管国民经济学如何变动,都有必要从现代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中寻求理论基础。

  三、国民经济系统分析

  国民经济系统分析可从两方面来进行。

  一个方面是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社会再生产理论来分析国民经济活动系统。社会再生产理论含义十分广泛,马克思首先将社会再生产作为物质资料再生产与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来认识。八十年代初,由于恩格斯关于“两种生产”的理论重新被人们所注意,劳动力再生产被加进社会再生产中。八十年代中期,由于生态经济学的兴起,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再生产也被作为社会再生产的一个方面。与此同时,精神产品再生产作为物质产品再生产的对应物也被提出来。于是社会再生产就包含着这五个方面。综上所述,社会再生产包括物质资料、人口—劳动力、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精神产品以及生产关系五个方面的再生产。国民经济的活动系统也就从这五中社会再生产当中得到认识。为这五种再生产所发生的投入产出、成本收益、经济效率、资源配置,都是国民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各类再生产的调节机制与管理方式,就构成国民经济学的主体内容。

  二是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社会分工理论来分析国民经济结构。

  国民经济结构可以从多种角度来剖析: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市场结构、从业人员结构等。从总体上来看,都归结为社会分工结构。现代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分工理论继承了起源于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社会分工学说,并将其推到新的高度。从社会分工的视角看,财富类型与劳动类型都是多样性的,国民经济总财富是由各种类型的劳动共同创造的,这些类型有:物质生产劳动、服务劳动、经营劳动、管理劳动、精神产品生产劳动,等等。全体社会成员,除了不劳动者之外,都在各领域为社会的物质、精神财富的创造作贡献。按照劳动价值论的观点,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源泉,创造价值的劳动是社会总劳动,包括上述各种类型的劳动。但劳动不是孤立地进行,劳动在创造价值当中需要有生产资料与自然资源作为条件,因此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就要经过各种生产要素供给者的分配。社会分工理论将理清价值的直接创造者、间接创造者及合理分配者等社会角色各自的作用地位。近年来,有人鼓吹“社会财富主要是企业家创造的”或“社会财富主要是科学家创造的”观点,完全背离了社会分工的理念,否定劳动者当中主体部分在社会分工中创造财富的作用。违背社会分工理论,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学中正确的就业理论、分配理论与人力资源配置理论,这是需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纠正的。

  马克思站在共产主义的高度早就指出了“旧式社会分工”的不合理性质,再加上市场经济本身的历史局限。这就引导我们去认识:历史形成的社会分工网,由纵横交错的社会分工链组成,进入链条当中各个环节的社会成员,处于事实上的不平等——他们的潜力发挥机会与收入水平、社会地位都是不平等的。如果没有调节,就形成社会的“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的分野。国民经济学就是要研究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探讨解决其矛盾的对策,推进社会分工中的事实平等。

  四、国民经济学的基本内容:经济运行模式

  西方政治家和经济学家向发展中国家推荐的经济运行模式,始终就是:高度的私有化、高度的市场化、高度的开放,尽管它们自己实行起来往往都是大打折扣的,但在他们的理论宣传中却将这些观点讲得十分绝对。其背后的目的,就是从意识形态上起到宣扬优胜劣汰“丛林法则”的作用。这是一个误导,为防止发展中国家上当,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要在国民经济学中阐明如下基本内容。

  1、从所有制理论中论证,作为发展中国家,总要有适当比重的国有经济来掌握国家经济命脉,因为国家的经济在世界经济中太弱了,靠自由竞争只有被外国垄断资本控制;总要以国有经济来集中本国的社会经济资源来发展选定的战略产业(如能源、交通、电信等基础设施),因为国家太穷,靠私人资本的积累要很长时间才能进入战略产业领域。2、从计划与市场相互关系理论中论证,发展国有经济出于国民经济整体发展的需要,因此,产业发展战略、产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都是必要的。不要产业政策的市场经济体制绝不适合后起国家。这就是计划调节。此外,发展中国家的福利政策(最重要的是医疗与教育对大众低代价提供的政策),尽管不能过多,也不能不要。否则,影响社会稳定、影响全民族的人力素质,就是损害国家的长远利益。

  3、从开放经济理论中论证,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开放中一定要有适度保护。保护用在两方面,一是对选定要发展的幼稚产业,通过保护使之有一过发展壮大的过程,避免夭折;二是对某些当前对国家就业、税收、产品供给有重要贡献的产业,要延长其衰落过程,避免国民经济中出现产业空心化,未长成的新产业接替不了迅速被挤垮的老产业。

  五、国民经济的所有制系统

  社会主义经济学在改革开放年代之后,已经在所有制问题上抛弃了“见私就否定”的偏见,但新自由主义为代表的思潮却在“见公就否定”上愈来愈顽固。政治经济学从生产关系的角度肯定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平等发展,国民经济学则可以从另一角度、从国民经济系统的角度,来看待所有制问题。撇开生产关系,公有制经济图的就是集中性,尤其是国有经济,是从全国的角度来看经济的集中。

  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没有私有产权论那样的偏见,能够客观地认识国有经济在某些领域具有必要性与适宜性。必要性体现在:一国产业结构需要有总体上的大调整、大升级时,以国家用计划方式确定产业发展重点,在资本投入与技术攻关方面大推进,起到大带动作用,是必要的。这是国有经济启动当中可集中社会经济资源的优势所带来的,也是在这一时期计划理性优于市场理性所决定的。适宜性体现在:一国的自然垄断行业,最初阶段适宜由政府代表社会来投资经营。当然,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一部分自然垄断行业也可以转化为竞争性行业,国有经济就可以让路,与非国有经济并行。公益性行业,不排斥非国有经济经营(如社团、社区公有制),但国有经济是当然的参与者。国有经济的这种必要性与适宜性,表明它在国民经济中不可缺少。它的存在带来的宏观经济效益,与发展私有经济的微观经济效益相比,是一个针对国情、针对经济发展阶段的成分选择与比例搭配问题。

  依托国有经济发展产业的优势是:⑴,能动员社会资金在选定的重点领域进行大规模投资,使对国民经济有显著推动作用的部门得到优先发展,宏观经济效果十分显著。⑵,国有企业大多实力雄厚,且大部分采取企业集团形式,具有规模经济效应。⑶,国有企业有对人才的吸引力,可以优先到大学物色企业后备人才,具有人才优势。

  就国有经济起到集中建设力量的作用看,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是在利用这一经济成份来推动经济发展。法国依托国有经济发展国家战略性产业,在戴高乐临时政府时期与密特朗代表社会党执政时期,两次进行国有化。法国国有经济的作用可归纳为:⑴,对实现具有明确产业发展目标的“经济计划化”起到保证作用,由此而在60年代取得“计划经济奇迹”。⑵,有力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第一次国有化浪潮着重解决了传统工业部门的技术更新、提高国际竞争力问题,第二次国有化浪潮着重解决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问题。

  印度是发展中的资本主义国家,该国从五十年代中期起,规定了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工业和公用性质的工业属于国有经济范围。由于依靠国有经济来实行工业化,印度的重化工业和基础产业得到大发展,独立前没有的工业部门较快地建立起来,工程制造工业发展到足以为国内提供动力设备、铁路、公路交通的通信设备的全部定货,国家工业化体系初步建立。

  印度的国有经济发展有这两个突出问题:①,国家财力难以满足工业化发展的需要。在这方面,号称“实行社会主义”的资本主义印度完全没有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社会主义国家可以在全民贫富差别不大的条件下,全民保持低生活水平来为国家工业化提供高积累,而贫富极为悬殊的印度完全做不到。加上印度与周边国家的军事冲突,耗用了印度相当财力。②,印度国有企业效率低,内部存在不少腐败现象。对国民经济发展、包括资金积累的作用被大大打了折扣。然而,象印度这样一个农业基础薄弱,两极分化严重的发展中国家,取得现在这样的工业化成就,离开国有经济是不可想象的。尽管通过国有经济来推进工业化有种种不足,但必须看到国有经济之外由于印度国情存在的种种原因。

  在肯定国有经济的同时,现代马克思主义也肯定其他公有经济、合作经济、以至私有经济的作用。那种一味宣称“人间正道私有化”、除了私有经济,什么都不承认的观念,既没有科学精神,也不看世界的现实,只有意识形态的固执。在现代社会大生产条件下,只要不抱偏见,都不能否定各种所有制经济都各有所长。它们构成生态群落关系。仅仅从集中与分散的角度,都可以说,任何一个适应内外环境的国民经济都需要多种经济成分。而能够体现社会主义特征的,体现工人阶级强国富民整体意志的,就是国有经济为主导、公有制经济为主体。

  六、国民经济学的理论核心

  1、市场与计划的相互关系问题,是国民经济学的理论核心。这个理论偏差了,国民经济管理无论怎样精心构建都是不合理的。

  现代马克思主义在这个问题上,需要遵循的是邓小平精辟的论断: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有人将邓小平这个论断称之为“邓小平定理”,它的确算得上国民经济学的重要理论支点。当前国民经济学研究很需要用“邓小平定理”来批判只要市场、放开、自由放任,反对任何计划、保护、政府干预的片面性观点。

  用马克思主义考察国民经济运行,就会知道:事物的运动,都受某种力量的支配。在社会经济中,有两种支配经济运动的力量。一是来自客观规律的力量,在现实经济体制下作为市场机制;二是来自人的组织的力量,而能驾驭整个社会之上的组织当属政府。也就是说,对社会经济的调节,或者是市场调节,或者是政府调节。

  市场调节的形式,是通过市场上的经济利益,通过供求、价格、竞争来实现。而政府调节的形式,可分为两种。一是法规的颁布与实施。但这方面的政府调节,通常并不是与市场相对立的,反而是市场调节所必须的,是市场调节的保障。这类政府调节,是与市场调节相辅相成的,并且是服从于有效市场调节的。二是计划的制定与实施。之所以要有计划,是因为有些经济活动不想让市场、或不想等市场来调节。这方面的政府调节,就是与市场相提并论的了,它与市场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相互替代的关系。

  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开始改革之日起,我们就以市场为取向实施调节机制的转变。但这种转变,只是针对传统指令性计划体制的弊病、或者说,针对将某一种计划调节方式——指令性计划调节不适当地普遍推开的局限,并没有否定计划调节本身。当年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创始阶段,经典作家就一再指出,计划反映了劳动的目的性:“生产者将按照共同的合理的计划自觉地从事社会劳动”,计划反映了人类对社会领域里的客观规律即经济规律的掌握,计划反映了对生产力社会性的完全自觉地运用,计划反映了对社会资源为满足整体需要的优化配置。最后,经典作家深刻指出“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这些直到现在都如同异己的、统治着人们的自然规律一样而与人们相对立的规律,那时就将被人们熟练地运用起来,因而将服从他们的统治。”(注3)进入人们自觉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实现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上述思想,必将像明灯一样照亮社会发展的前程。

  即使现在的计划没有达到经典作家们论述的那样的高度,但计划作为对社会大生产进行调节的手段,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

  2、对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两个调节系统的辩证分析,要有现代马克思主义智慧。

  对市场经济这个调节系统要一分为二。应肯定其对企业的市场导向是最有效地使社会生产满足社会需求的资源配置方式,应否定的是企业都是从自身利益出发而不顾社会整体利益的机制。对计划经济这个调节系统要一分为二。应肯定的是社会中心相对集中社会意见、预测与估计社会整体需要和发展趋势、制定行动计划并尽力调动资源来付诸实施,体现人类的有意识调节客观过程的活动方式;应否定的是压抑社会大多数人的经济自由,将一切关系大多数人切身利益的经济事务没有先决条件地托付给行政机关,由它来指挥一切的行为方式。

  有了这样的辩证分析,就会正确地对两种经济体制模式的国民经济管理作正确的评估。避免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

  改革用市场经济替代了计划经济,恰好这个替代,成为论证社会经济必须要有计划调节的背景。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不能中断历史的阶段制约,仍然需要在市场基础上来配置资源,但不等于不要计划调节。调节的必要性在于:①、在市场经济基础上运行的价值规律,其客观作用之一是造成两极分化,而社会主义必然要通过调节,来防止贫富差距,推动共同富裕。②、市场经济运行往往造成地方、行业的“发展震荡”,调节就必须“消波”,通过事前预防来避免震荡。③、最重要的,是市场调节只能达到“均衡”,而社会主义讲究的是“和谐”,下面对此将有发挥。总之,上述理由,证明社会经济中需要人为调节,人为调节的实施力量是政府、调节方式是计划、调节本质是按照客观的可能性、必要性体现人民与国家领导阶级的意志。因此,马克思主义国民经济学的关键,就是指出要有一个超越市场经济力量的、按照“三个代表”要求的主体去调节社会经济。

  七、国民经济调节的标准:和谐还是均衡

  无论计划还是市场,都是作为国民经济的调节手段。在调节标准的价值判断上,仍然有两种对立的观念,其背后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意识与新自由主义意识的对立。

  新自由主义崇尚市场,市场调节的结果是均衡。在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上都可以通过市场供求变动达到均衡。市场供求决定商品价格,商品价格调节购买者实际获得的商品,而购买者手中持有的货币决定他得到商品的满足程度。市场供求决定利率,利率调节借者实际获得的货币资金量,借者支付利息的能力和意愿决定他获得的资金的满足程度。市场供求决定工资,工资调节着劳动者对岗位的接受与否。市场供求决定地租,地租量调节着承租者是否有力量获得租赁物。……不仅商品与生产要素的交易取决于市场,就连地区发展也取决于市场机制。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有着吸引资源的不同能力,让市场供求自由发挥作用,开始资源都流向发达地区,于是发达地区的资源边际效用在降低,同时落后地区资源的边际效用在上升,资源开始转而向落后地区流动。总之,市场总是趋向最终的均衡结果。如果出现市场失灵,政府仍然在同样标准下起某种替代市场的作用,追求均衡。不可否认,上述描述的确反映了一定范围内的经济运行规律。但人们不可忘记,社会是多层次、多侧面的,不可能一切都按市场交易的原则来对待社会问题的解决。某些商品,有货币支付能力者多得,没有货币支付能力者少得或不得,这算是均衡了,但从社会的角度是否合理?新自由主义是不问的。实际上,用货币来交换商品的某一具体场合对有支付能力者仅仅是“锦上添花”甚至多余,而对缺少支付能力者却是“雪中送炭”。在这个问题上,均衡并不代表合理,只有让“雪中送炭”优先于“锦上添花”,达到和谐,才是有价值的调节。

  近年来,在医疗、教育、住房等领域,在新自由主义的影响下,追求达到“均衡”的调节:如果医院满足不了社会的需要,那就对医疗服务提价;学校满足不了就学者的需求,那就将学费抬高;如果住房满足不了居住的需要,那就提高房价。你要得到稀缺的产品和服务,那就的付出更大的代价。这样一来,需求抑制了,供给刺激增长了,供求均衡了。在新自由主义的眼里,这一切都是天经地义的。但这根本不能体现社会主义的原则。作为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总体的调节原则是和谐,能够照顾各方利益、发挥各方优势,共同推进社会总体福利。举例来说,在自由竞争的劳动市场上,一个肢体残疾者可能根本得不到就业机会,因为现有的岗位连身体健全的人都不能完全满足。但如果社会创造条件,让残疾人能够发挥自己的能力,根据自身的情况为社会创造财富,那么,社会总的福利将更大。前一种情况叫“均衡”,后一种情况叫“和谐”。是否达到和谐,才是国民经济调节的基本标准。和谐当然不能忽略均衡,一个到处失衡的局面,是难以有和谐的充分手段的。但如果仅仅用均衡作为调节标准,就离开了国民经济调节的根本。

  八、国民经济调节的手段运用

  国民经济当中的需求与供给有相互促进的关系。人为地抑制需求,会使生产得不到应有的市场,结果也压抑了供给。相反,适当地实行人为地刺激需求,会使生产有市场支持,结果促进了供给。于是,国民经济调节中就会有各种扩大财力的手段,增发货币、发行国债、扩大税收、增加政府支出等等。这些手段的运用,总的目的是为了财富的增加。

  国民经济学研究探讨财力手段的问题,就是要找到技能充分发挥社会各种经济资源的作用,特别是劳动力资源的充分利用,达到经济增长快的效果,又能避免需求过热、通货膨胀。

  运用现代马克思主义,首先可以对世界三种主要的手段模式进行对比分析。这三种手段模式是:①、美国——预支财力的典型。②、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预支—紧跟”型。③、中国计划经济时期以财力平衡作为宣传理论(在相当程度上也是要实践理论)。通过这样的对比分析,有助于确立适合我国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财力手段模式。

  对此,要研究马克思“信用危机理论”的适用性。马克思的“信用危机理论”是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进行深刻探讨的成果。这个理论,不仅仅是揭示了经济危机表现为信用危机的背后原因,而且进一步揭示出信用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商品作为社会财富与个人财富这二重性的矛盾。今天,社会主义经济正在力图采取市场经济的体制模式,商品作为社会财富与个人财富的二重性矛盾仍然存在。不过,由于生产社会化程度提高,国家更重视计划调节,国有经济对国家产业政策的有效遵守,这一矛盾的对立性远远弱于马克思研究这个问题时的资本主义背景。这也说明,马克思的“信用危机理论”在一定程度上适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财富与个人财富二重性的矛盾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得以体现,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仍会出现信用风险,出现泡沫经济。这是我们在运用财力手段促进经济增长中值得警戒的。

  九、国民经济的对外开放

  对成长中的产业进行适度保护是一切后起国家发展壮大的必经之路。这个明白浅显的真理,在新自由主义的抨击下遭到否定。这种思潮认为:①,只要是保护,就没有“适度”可言,都是保护落后。②,从历史到现在,世界上所有国家的经济发展,都与保护没有任何关系。③,历史上曾经认为起过发展作用的保护主义政策,并没有起到作用。

  我们需要的保护主义,就是对世界市场上“丛林法则”的应对,是后起国家生存发展的辅助措施。后起国家工业竞争力不强,运用政府行政手段对市场构筑保护性壁垒是不得已而为,它只能用于民族国家之间,而在一个各个地方之间搞这一套则是绝对不可取的。保护主义必然降低资源配置效率,降低居民福利,但正如李斯特早已指出,这是一种发展的代价,只要产业发展起来,将来的收益完全是可以弥补的。相反,没有保护,只靠竞争,两者实力不对等,其输赢结果如何是明摆着的。本国的有前景产业得不到发展,国家更加贫穷落后,这岂是静态资源配置的优化可以解决的。保护主义又是一个双刃剑,运用过头,本国产业就像是温室里的花朵,没有竞争力,永远长不大。因此,保护只能适度,政策必须变化,温室棚必须逐步撤掉。上述道理,早已成为国际经济学的常识。不幸在新自由主义的冲击下,大专家都还得来重修大学的必修课。

  现在我们要论证的,是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条件下、在发展中国家奉行开放型经济国策下,如何实施适度的保护主义。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是朝着贸易自由化的方向上迈了一大步。在适应多边贸易体制的规则框架下的保护,就是适度保护。保护与开放相辅相成,目的是要让中国发展中的民族产业对你死我活的国际竞争得以适应,从“干中学”当中逐步壮大。(作者系广西大学商学院教授,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注释

  注1 赵如林等.市场经济学大辞典[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注2 顾海兵.关于国民经济学科建设的思考[J].经济学动态,2005年4期

  注3 恩格斯《反杜林论》人民出版社1970年12月第一版第280页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