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我国银行业呈健康稳定发展态势 处历史最好水平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12日 07:14  中国政府网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国银行业保持着健康稳定的发展态势。大型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基本完成,主要财务指标已接近国际较好银行水平,正努力向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优质、效益良好、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强的现代化银行迈进。

      2003年以来,我国相继启动了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工商银行、开发银行和农业银行等六家银行的改革。中行、建行、交行和工行先后在香港H股和境内A股成功上市。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国家果断启动开行和农行改革,向开行、农行分别注资200亿美元和190亿美元。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9月底,工行、中行、建行、交行四家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62%、13.89%、12.1%、13.77%,不良贷款率分别为2.37%、2.58%、2.17%、1.75%,税前利润分别为1205.84亿元、803.13亿元、1087.09亿元、296.05亿元。

      经济学家普遍认为,无论是资产规模、资产质量、盈利能力,还是资本充足率、流动性比例,当前包括大型国有银行在内的我国银行业的整体实力正处在历史的最好时期。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不断提高,为国民经济抵御国际金融危机、维持健康平稳运行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据统计,截至去年11月底,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达61.1万亿元,是改革开放之初的323倍。资产质量明显改善,去年11月,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实现“双下降”。盈利能力持续增强,去年前11个月,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净利润6905.15亿元,同比增长39.5%。资本充足水平继续提高,截至去年9月底,银行业金融机构核心资本充足率为6.95%,同比提高1.11个百分点。

      我国国有独资金融机构在股份制改革与上市过程中,按照互利互惠的平等原则,有选择地引进了境外战略投资者以及财务投资者。近几年合作成果表明,引进合格的境外战略投资者对改善国有独资金融机构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转换经营机制、完善风险内控、开发金融产品、改进金融服务等方面均发挥了明显作用。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发达经济体金融机构普遍流动性短缺,面临严重财务困难,少数境外战略投资者在锁定期满后,由于自身财务压力等多种因素,开始减持其所持我国国有控股重点金融机构在境外上市的股份。境外战略投资者减持是符合法定程序的自主行为,目标是解决自身财务困难,其影响有限、可控,不会影响我国国有控股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经营管理水平及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性。目前,我国银行业流动性整体十分充足。截至去年11月底,银行业金融机构流动性比例为48%,同比提高8.4个百分点。存贷比70%,同比下降3.8个百分点。人民币超额备付金率6.5%,同比提高近1个百分点。我国银行业在全球动荡中保持了稳健运行。(记者 田俊荣)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