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教育部LUPA开源软件实习实训基地主任张建华:“留校模式”不可倚重 就业还应面向市场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12日 02:18  第一财经日报

  陈晓晨(采写)

  如果“准就业”指的是单纯“留校模式”,那么就具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

  首先,它无法解决大学生渴望真正实现就业、走出校园、走向社会的心理需求。高校毕业生不仅需要基本的生活保障,更需要自我价值的实现。如果毕业后仍然留在校园,那么很多毕业生还会有未脱离象牙塔的心理效应。其次,将实习基地建在校园,必然在一定程度上与社会环境相脱节。第三,在操作层面,把企业请进校园的做法也比较困难,企业有自己的生产周期和规律。可行的做法不是把企业请进学校搞科研岗位和实习基地,而是将以前在校园里的科研岗位和实习基地引入开发区,引入大市场和大社会,这样才能同时解决大学生心理、与社会接轨以及企业操作层面的种种问题。最后,无论是校内科研机构或是校办企业,能够提供的职位都极为有限,无法从根本上缓解就业压力。

  从长远角度来看,当前促进就业的任何措施都不应仅仅是缓解当前就业压力的权宜之计,而是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难”的问题。“就业难”的“病根”在于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存在脱节。近年来国家经济发展较快,大学生容易出现浮躁心态,就业观也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外部影响,有所扭曲,形成对就业预期过高、实际能力不足的情况。而留校并不能解决“就业难”的根本问题。

  不过,在当前金融危机形势下,企业面临各种困难,单凭市场自身无法完成吸纳大学生并进行培训的任务。此时应当由政府主导、企业参与搭建面向市场的就业平台,将学生推向市场。校园里不能实现真正的就业,只有在市场条件下培养的毕业生才是社会需要的人才。

  (本报记者郭晋晖、任绍敏,实习记者赖姊先对本文也有贡献)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