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就业问题专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杨宜勇:“准就业”是保就业、维稳定的重要措施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12日 02:18  第一财经日报

  陈晓晨(采写)

  所谓“准就业”,就是和就业类似的状态。它接近就业状态,但是还没有正式上岗,是为正式就业进行准备的阶段。目前,“准就业”主要指的是高校搞的“4+1”、“3+1”等机制,即在完成四年本科或三年研究生学业之后,继续留在学校从事一年科研或学生管理工作,特别是参与国家重大项目的研究和服务。

  对于参与这些项目的毕业生来说,“准就业”在各方面与就业类似。特别是在待遇方面,国家动用财政为这些毕业生支付工资和其他报酬,从项目经费中或其他渠道给毕业生上社会保险。面对经济金融危机,这是保就业、维稳定的重要措施。

  有些人认为,“准就业”实际上是把本来应该输送到社会的人才留在学校,是一种教育资源的浪费或重复投资。但是,目前中国人力资本投资不是过剩,而是严重不足。

  不仅中国在高等教育上的投入不足,而且高校培养方式也有问题。一大表现就是所学知识与社会需要之间“脱节”。大学毕业找不着工作成为一种社会现象,久而久之,有可能形成“读大学无用论”等论调。通过推行“准就业”制度,能够借机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就业水平和就业质量,形成鼓励上大学的良性环境,促进政府、学校、家长各方面对教育加大投资力度,从总体上增加我国人力资本。

  不过,需要对这些与“准就业”相关的项目进行严格论证、严格审核。

  “准就业”机制是一种应对当前经济形势的过渡措施,不能将这种过渡性措施变成常规制度。目前在一些学校存在着将“4+1”、“3+1”机制长期化的倾向是不对的。应该严格限制单个毕业生参与“准就业”项目的时限,以保证更多大学生享受“准就业”机制之惠。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