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正视经济发展的高成本时代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12日 02:06  第一财经日报

  ——“共创中国未来”系列社论之六

  发展是硬道理,这是邓小平的一句名言,也是过往30年间中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经验总结。对于走向未来的中国而言,发展依然是硬道理。

  经济发展意味着社会财富量的增多与质的提升,但发展过程中必须付出成本与代价。只不过,发展成本有高有低。在不同的条件之下,同样的产出,付出的成本可能相去甚远。

  回溯1978年改革伊始,中国经济开始了一次伟大的转型。在此后30年间,中国经济以一种低成本扩张的方式,蓬勃生长。这里所指的低成本,包含了低人力成本、低环境成本、低资源耗竭成本等。

  很长一段时间里,低成本成为中国企业拓展经济疆域的一种优势。数量众多的、处于价值链条中低端的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如打火机、鞋业、纺织品等领域,较低的发展成本显示出了巨大的能量。即便是大量的科技类企业,事实上也充分享受了低成本带来的好处。直到今天,诸如中兴、华为这样的标杆性技术类公司,仍然或多或少地依赖低成本产生的竞争力,抢占国际市场。

  低成本是一把“双刃剑”,它纵然可以为企业带来价格上的优势,进而转化为整体性价比上的竞争力,但低人力成本、低环境成本、低资源耗竭成本的背后,却是以劳动者的福祉,以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以资源、能源的浪费性使用为昂贵代价的。

  如果以1978年之后的30年作为一个阶段来考察,可以发现,在这个阶段的后期,那种以透支劳动力、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等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方式逐渐走到了尽头,那种简单关注经济的数量型扩张的增长方式走到了尽头。粗放的、低效的经济增长,必然要被可持续的发展方式所取代。

  在政府的很多文献里,都明确指出了传统增长方式的弊端与不可持续性。中共十七大的报告中,更首次明确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来替代此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提法。相对于传统的增长思路,科学发展观逐渐深入人心,并已经进入一个贯彻实践的阶段。

  事实上,经济发展方式得以逐渐转变的过程,科学发展观得以认真落实的过程,也正是中国经济发展日益进入一个高成本时代的过程。

  历史地看,长期以来人力成本较低,是由中国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所决定的。在这个问题上,应该实事求是,劳动力成本的提高不可能走激进之路。但劳动者也应合理分享经济发展的果实,否则既影响到积极性,也会制约国内消费水平的提升。劳动者的报酬随着经济发展有相应合理的提升,这也符合建设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以动态的视角观察,未来中国劳动力的成本将会不断提高。

  同时,无论是生态环境的现状,还是资源禀赋的约束,都在倒逼着环境成本与资源成本的提高。人与自然之间必须和谐相处,已然成为整个社会的共识。当代人不能过度透支天赋的资源,也不能透支子孙后代的未来。可以发现,逐渐调整中的环保政策,以及资源价格改革的推进,都在推动着相关成本的进一步上升。反过来说,也唯有提高使用成本,才能加大对环境的保护力度,并使资源价格更清晰地反映出价值的变化。

  一个高成本的时代正在来临,这是现实,也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不会改变的趋势。但对于中国经济而言,则又提出了新的挑战。能否科学应对这一变局,关乎未来中国经济能否真正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从根本上说,在一个高成本的时代里,必须依赖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提升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才能够缓解和面对因为成本不断上升产生的矛盾与压力。

  制度创新与未来中国改革的深化紧密相关。在一系列的改革攻坚任务当中,最重要的,当是政府自身的改革。如果未来中国能如愿打破垄断利益群体对经济整体活力造成的抑制,消除政府对微观领域的不当干预,并有效地健全法制,约束权力,则制度创新释放出的活力,将会大大消解高成本带来的挑战。

  当成本的上升成为一种客观必然时,另一条有效的突围之路是依靠技术创新。在经济成长中,如果技术的贡献率得到提升,将降低对劳动和资本的依赖程度。在高成本的时代里,技术作为经济发展助推器的作用将会更为明显。目前,整个社会对于自主创新的意义已有较深的体悟。未来更重要的,将是实质性地加大科技投入,以及深化科技体制的改革等——这也是推进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选择。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