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评论员 商灏
放眼当前的中国经济,外部需求下降直接影响企业生存,出口萎缩成第一大患;内需不足却有历史成因。积极财政政策对市场的刺激作用正受质疑,货币政策是否仍需继续宽松甚至呈“激进”态势,近来更是争论不休。知之者谓其心忧,不知之者谓其何求。激进降息究竟为什么?
纵观央行降息历史,激进降息早已有之。自1980年代中期央行正式开展货币政策操作以来,单次降息幅度超过0.27%的情形共出现过12次,其中6次是出现在1997年-2003年间的通货紧缩时期。可见央行曾采取过的降息行为的激进程度,不仅超过了美联储,也超过了英格兰银行。
历史的经验显示,自1996年开始的刺激经济增长、数次降低利率的宽松货币政策,却也是造成后来市场资金充裕、信贷暴增、投资趋热、资产价格上升之重要因素。
人们已经看到,低利率政策导致经济持续处于粗放型低效率状态,导致错误投资,资金使用效率低下;亦不利于国有企业、金融机构提高效率;依靠低利率政策来创造短期经济繁荣,一旦需求难以为继,整体经济将不可避免偏离持续发展轨道。
可是,这并不意味着低利率政策已经走入了死胡同。虽然银行最早也是最明显感受到巨额资金的运用压力;虽然低利率政策才是造成房地产价格一路飙升的真正“罪魁祸首”;虽然低利率政策是造成目前产能过剩的最大原因;虽然许多权威人士已经认识到,过低利率不利于国家经济,但一直以来,货币激进主义者却给货币主管机构以强烈的暗示:利率才是稳定经济波动的最重要手段。
人们注意到央行副行长易纲最近曾公开表示,由于中国的利率水平高于美国和日本,因此中国货币政策有进一步调整的空间;同时,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有利于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但若相比于欧美,则中国降低利率正面效应更少,负面效应更多。央行和全世界一起降息,从政治上考虑,的确是很重要的。然而低利率有很大问题,那就是成本低会让企业热衷赚快钱,而成长起来的多是低效率的企业。
当然,我们应该坚信政府的刺激经济政策最终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国务院已经颁令,大部分投资必须于今年春季的“两会”之前落实。有鉴于此,刺激方案的影响或将在今年第二季度显现。
不过,悲观的人士认为,真正的复苏可能要等到2010年才能出现,在未来一段时间,经济仍将处于最困难的阶段。在这种情况下,货币政策在今年被寄予更大期望。
但一些信息却也显示央行将维持小幅降息的政策。而考虑到国际资本流动方向,央行对激进降息将非常谨慎。出于稳定资本市场的考虑,央行在未来几个月的降息力度,可能不会超过去年下半年。另外,国家经济还需要面对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问题,央行货币政策的效应正在弱化。
就像熊彼特说的那样,“经济萧条不是可以割掉的扁桃体,而是起伏有致的心跳”。央行的义务是保证流动性充裕以及防止挤兑等恶性恐慌,而不应当过分成为刺激总需求和维持经济增长剧情中的主角。
代表工业品出厂价格的PPI指数,在最近的两个公布期出现了大幅回落,其变化从表面上给人们以经济将会快速下滑的感觉,但也许我们更应看到PPI指数的回落,并非全部因为价格压力由消费品部门倒逼至生产部门。同样存在另一可能,便是生产企业的上游,即资源、能源价格的回落增强了企业的竞价能力,价格回落并不代表企业必然加大亏损。从数据上看,经历了几个月的进口放慢,企业的各种高价资源的库存已经大幅减少,国际资源产品价格的回落已经体现在企业生产成本之上。对于PPI数据的变化,我们或许应持更客观的态度而不是渲染危机。
所以,PPI指数预测的趋势未必准确,而主张以激进降息的货币政策影响需求的路径也不清晰。因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固然可能会给企业带来还贷成本方面的好处,但如果外部需求未现大变化,企业经营困难将始终存在。而房地产业可能才是受惠于激进降息政策的最大赢家。人们业已注意到,受市场预期降息的影响,地产股8日出现快速反弹,早盘一度大跌2.3%的万科快速翻红,中粮、金地、保利、招商、金融街等主流地产股都纷纷上涨,成功飘红。
经济大萧条的共有特征是有效需求不足。那么,需求不足的原因是货币供给不足还是居民的自发需求不足?中国当下的经济趋势已经显示,放松货币对促进需求难有直接影响,宽松的流动性短期效果有限,却可能给经济造成长期隐患。自发需求受到压制也许更能解释目前的危机,因此,内需的拉动或需更深入更广泛的社会变革。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