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赤壁·下》:吸金怪兽的狂欢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09日 03:45  第一财经日报

  张小北

  之前一直谣传的《赤壁·决战天下》这个片名在公映的时候,还是羞答答地改回了低调的《赤壁·下》。据说,中影一直在努力打造一部单片内地票房过一亿美元的电影,肩负重任的《赤壁》就只好装一回很傻很天真,认为自己确实是一部长五个小时的电影——估计《指环王》和《星球大战》听到这个消息后会在一边哭得死去活来,要真能这么算,全球单片票房冠军有《泰坦尼克号》什么事儿啊?

  也许是2008年的中国实在太不平静,中国观众到了年底就一窝蜂地拥进电影院寻找欢乐,于是连《非诚勿扰》这种勉强和喜剧沾点边的电影都票房过了三亿人民币。考虑到《赤壁·上》曾经在暑期档给无数观众带来了欢乐,大量患有“喜剧饥渴症”的观众就不由分说地将《赤壁·下》当成了贺岁档喜剧电影替代品,努力在其中寻找着喜剧元素和搞笑台词,完全不管人家片方受得了受不了。

  《赤壁·下》也成功地迎合了观众的这种饥渴和期待,估计很多台词会很快地出现在网络和媒体上,然后被封为“年度最囧”或“年度最雷”之类的头衔。对于一部以追求最高票房和最大利润为出发点的电影来说,这种关注并非坏事——因为评论的好坏并不能影响票房,只有评论的数量才会和票房有某种正比关联。特别是对于拥有绝对资源优势的《赤壁·下》来说,任何表扬或批评其实都不会对它的预期票房有影响。

  对于中国观众来说,他们作为消费者既然无从选择,那就只能从唯一的选择里各取所需——想看爱情的就看爱情,想看战争的就看战争,想看帅哥的就看帅哥,想看美女的就看美女,反正《赤壁》中对方方面面的观众都照顾得很周全,作为消费产品它无可非议。但是《赤壁》作为一部商业电影,唯一没有被照顾到的就是影迷,因为他们从中看不到电影和故事。

  作为一部时间长度有两个半小时的电影,《赤壁·下》令人困惑的是几乎没有讲述故事。这个问题其实同样也存在于《赤壁·上》中,但那时考虑到这部《赤壁·上》其实算是一部超长预告片,对于剧情的要求相对可以降低,毕竟还有《赤壁·下》可以期待。但现在面纱揭开后,所有的期待都变为了困惑——加在一起有五个小时的电影,居然没有能够讲述一个让观众可以有所期待的故事。

  按照好莱坞的编剧法则,一个好的电影故事可以很简洁地用一句话表达出来。但是对于《赤壁·下》来说,这个故事简洁到只能称为简单,以至于片名就可以讲完这个故事。

  片中出现了诸多明星,他们如同出席春晚一样依次露脸,但其言其行都苍白无力,无论是普通观众还是狂热影迷,都只能把他们当成影视明星而非电影演员。片中还出现了诸多战争场面,其火爆程度如同一只穿越时空的现代军队正在对一支冷兵器时代的军队展开屠杀。但这些暴力和爆炸都只能给观众带来逐渐麻木的视觉刺激,没有一个人的死亡能够让观众的内心有一丝战抖。

  作为一个在中国脍炙人口的通俗故事,“赤壁之战”的前因后果几百年来被各种流行文化用不同的方式反复表述过,如何能把这样的故事讲出新意,的确是导演吴宇森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我们不知道这个剧本是如何出炉的,但从最后呈现在银幕上的效果来看,电影《赤壁》在各种利益和力量的影响下,选择了一条最简单也是最粗暴的方式,就是用金钱堆砌出一个张牙舞爪的视觉怪兽直接横扫市场,但它虽然貌似庞大无比但内里却空无一物。

  这个吸金怪兽是如此的庞大,以至于《赤壁》无论其成本,其票房,其影响,都注定会被载入中国电影的史册。一亿美元的票房预期对于《赤壁》来说指日可待,都已经不能被称为悬念了。对于这样的电影,过于苛求它的艺术属性可能是吹毛求疵了。因为这就是中国电影工业的现状。

  在刚刚过去的2008年,内地电影市场上有12部电影票房过亿,其中有8部是国产影片。在约43亿的年度总票房中,这12部影片的票房正好约为年度票房的50%。如果以总票房的55%为国产影片票房来计算的话,8部票房过亿的国产影片票房约占国产电影票房的65%。2008年的国产影片数量虽然超过了400部,但其中实际进入院线发行并产生票房的影片,可能只有80部左右。在这个数字的对比下,65%这个比例数字有多么惊人就可想而知了。

  从上面这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以《赤壁》为代表的国产商业大片,可能正在电影领域重演一幕幕中国经济领域的历史。国产商业大片贡献了中国电影票房的半壁江山,它们支撑着数以十亿计的中国电影产业,它们构成了中国电影产业原始简单但已具雏形的产业链。如果没有这些国产商业大片,中国电影还会停留在小作坊阶段,根本无从谈及产业化。

  但如果仔细看看我们这个市场,我们会发现这个市场里基本只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成本和票房动辄过亿的国产大片,一种是成本和票房都始终徘徊在百万级别的国产低成本影片。而中等成本中等回报的国产影片,则是中国电影市场最稀缺的类型。很明显,这个市场中的某种渠道出了问题,所以才会出现这个古怪的蜂腰格局,低成本国产电影无法积累利润进行产业升级,而高端市场的利润则无法返回并滋养根基。

  国产大片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山寨小片跟在它们背后舔盘子,这样的场景也许会让一些人觉得很眼熟。因为在国产商业大片的背后,其实还有两只隐形的推手一直在操控着市场。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观众的意愿被稀释到了最稀薄的程度。这些影片可以完全无视观众的基本娱乐需求和电影的基本叙事规则,却还能如此从容地在市场上独霸天下。因为影响票房的最根本因素永远是资本运作和档期,影片本身的质量已经不再影响利润的产生,于是一部又一部的所谓“国产商业大片”在一次又一次的票房胜利中,从看不起观众演变为看不见观众。

  比如吧,在今年的贺岁档影片中,某些电影在正片开始前插播的广告居然长达20分钟,对于花钱买票的电影观众来说,这简直是一种赤裸裸的羞辱。

  也许,在这样的电影市场里,谈论电影艺术似乎有点儿自取其辱。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