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日本经济急速衰退不全是美国人“惹的祸”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08日 03:07  第一财经日报

  孙立坚

  对东亚这种出口导向型的国家和地区而言,2008年的“打击”是难以承受的。打击主要来自上半年要素市场(原油和铁矿石等)价格的狂涨和下半年全球金融大海啸的迅速蔓延。作为东亚增长模式的代表,日本学界、业界和决策层现在都在思考这样的问题:日本经济的衰退是否都是因美国人而起?面对危机,日本的核心竞争力为什么那么疲软?日本从危机中应该学到什么,今后该如何发展?其实,由于近来中国与日本经济往来保持密切、发展模式又很相近,日本思考的问题也值得中国认真思考。

  日本产品具有高技术的附加值,但去年年中在欧美市场上开始出现“卖不动”现象,具体表现在日本各大企业的存货明显增加。经历了十年漫长的调整时期,日本企业已经学会了如何轻装上阵。这次意想不到的企业存货增加给日本经济未来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很多日本企业家认为,这是对金融大海啸的本质和严重性认识不足、没有及时做大规模的调整所致。

  日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长期积累的结果。虽然这些年来投入的经费在减少,但日本研发和创新是在企业内部完成的,所以创新过程中的交易成本、人力成本会和美国市场化机制的创新成本有较大的不同,而且企业家精神也不会因为资金投入的降低而减少。总之,日本企业去年开始出现利润下降的问题还有别的深层次的原因。

  和中国一样,日本国内消费在这次大海啸中并没有大幅减少,尤其是年轻的三人核心家庭的消费反略有增长,但这丝毫不能挽救日本经济下滑的态势。因为从他们的消费结构中生活必需品和儿女成长的必需品占多数,而企业裁员集中在那些高收入的中高年龄层,对年轻人的消费并没有实质影响。反而价格下降所带来的实际收入增加效应刺激了他们在前期通胀阶段被压抑的真实需求。但是,如果经济陷入长期低迷,而日本社会保障体系因人口老龄化的制约而缺乏效率,那么年轻人的消费也是有限的,他们会更多地延续父辈们增加储蓄的做法。

  同样,和中国一样,日本金融体系受到的影响滞后于实体经济部门。因为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监管部门对高风险金融投资的限制在加强,而专业投资部门对风险厌恶的程度也随着泡沫经济的崩溃而日益上升,所以高风险的金融产品投资比例很小。相反,日本部分家庭的投资结构因为零利率政策而发生了微妙变化,他们不得不开始去寻找其他高收益投资品种。尽管如此,日本家庭的总资产结构中银行存款还是比美国家庭的比例高很多。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只要银行体系健全,日本消费者的财富效应不会受到很大打击。但当企业业绩下滑、资本市场受到美国市场牵连、银行资产质量开始降低时,这影响到他们的评级标准和海外融资的能力。所以,日本银行体系近来也开始出现流动性短缺。这也是造成日本一部分企业无法生存的原因之一。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是,日本央行一方面要向这些困难银行注入资金,另一方面因为套息交易平仓回流的资金增多而不得不去市场进行“回收”。

  另外,经过泡沫经济崩溃的冲击后日本政府的财政能力疲软了很多,但日本政府想通过减少行政开支调整税收结构还需要时间。

  无论如何,日本经济如今又再次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我们不能小视日本抵抗金融风暴冲击的能力。这主要表现在:

  首先,日本企业的存货管理在泡沫经济崩溃后得到很大的改进。

  其次,利用银行的高负债来维持投资的这种融资结构也得到很大的调整。

  再次,泡沫经济崩溃的初期,银行为了减少坏账比例,对没有还款能力的企业实施了“展期”救助策略,而对有能力还款的企业则加强了收回流动性的做法,尤其是对增长潜力大而缺乏资金的企业都放慢了贷款的节奏。结果造成坏企业挤出了好企业。但通过前一阶段的痛苦调整,日本银行业并未出现因为害怕不良资产而“姑息养奸”的现象。

  另外,日本国民的财富水平较高和贫富分化的程度较低,尤其是经历了泡沫经济崩溃的锻炼,适应经济增长放慢的自我调节能力较高,所以克服危机所需要的“群众基础”和“平静的心态”较好。从这个意义上讲,日本手上虽然没有“中国牌”,但也有自己克服危机的比较优势。

  总之,这场危机让日本社会上上下下都学到了很多东西,在和日本学者的交流过程中,我注意到大家谈得最多的是“东亚增长模式建立在美国无节制的信用透支基础上是危险的”这类话题。日本也意识到他们管理金融财富的能力远不如欧美国家,甚至现阶段,日本海外投资的战场主要也还是集中在成熟的欧美市场,而且多以存款和债券形式投资,结果收益率严重受到损失。而美国的海外资产有不少是放在新兴市场,而且投资的产品有很多是股权类的高收益产品,充分分享了新兴市场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高收益。现在存量上美国还是债务累累,但是流量上美国海外资产的成功运用确实让日本感到“自惭形秽”。而日本国民还是仰仗终身雇佣时期不断增长的工资收入维持生计思维模式,即放在银行里的工资收入不再做进一步理财规划。实际上,这很危险。由于日本企业经营模式的改变,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问题的加剧,这种理财方式和金融文化使得日本家庭的财富萎缩问题日趋严重,这必将影响到日本国内的消费能力和对外经济的依存度。所以,应该像美国家庭那样走出去,去充分分享全球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财富增长效应。虽然日本有些家庭已经出现了这样的主动性理财迹象,但还远远不够,依然让人感到通过辛苦干活挣得工资才是信得过的财富资源。这种保守的文化必然制约日本社会的金融创新能力和日本财富增长的路径。

  (作者系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金融学教授)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