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十年首提“适度宽松”----2008年中国货币政策回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04日 09:20  保监会网站

  此前维持了10年的"稳健"货币政策,在2007年底首度改为"从紧"后,于今年三季度突然转为"适度宽松"。始于大洋彼岸的金融危机,不仅使全球金融系统出现紊乱,更将实体经济拖入了衰退的深渊。在这一国际大背景下,中国政府灵敏果断地扭转宏观调控风向,无论是密集的"双率"下调,还是信贷控制、央票等数量型工具的减少,都饱含了国家"保增长"的良苦用心。关键词适度宽松十年来首度"放松"在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冲击日益明显的背景下,国务院11月5日召开的常务会议提出,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是货币政策10年来首次"松动",仅在一年前的12月5日,为防止恶性通货膨胀的出现,央行提出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替代了我国实施10年之久的"稳健"货币政策。事实上,我国从2003年起进入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的上升期,货币政策持续呈现收紧态势。然而,进入今年9月下旬以来,各种宏观经济数据都发出了橙色警报,经济下滑远超预期,央票锐减、正回购缩量等迹象均显现货币环境开始出现了松动。正式定调后的"适度宽松"意味着在货币供给取向上,将不再是以控制供应、收缩信贷为基调,而是以对资金供给的释放、信贷的放松为基调,为拉动内需、刺激经济提供充分的流动性。关键词降息不足百日连降5次"降息",无疑是2008年货币政策中最亮眼的关键词。从9月中旬至年底,央行密集下调存贷款基本利率:9月15日,央行6年来首次降息0.27个百分点,紧接着10月8日又下调0.27个百分点,10月29日0.27个百分点,11月26日1.08个百分点,12月22日0.27个百分点。不到百日,连降5次,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已累计下调198个基点,从年初的7.47%一路降至12月底的5.31%,活期存款利率也由0.72%降至0.36%,被市场诠释为刺激经济的"猛药"。其中最大一次调低108个基点的幅度更是历史罕见,足见中央"保增长"的决心。利率的密集调降,作为"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主要内涵,是提高民间资本的投资意愿,制造宽松的货币环境,确保市场流动性的传统手段,与新出台的积极财政政策相辅相成,旨在竭力为经济回温铺路。关键词货币信贷"紧箍咒"终于成为过去作为带有浓郁行政色彩的货币调控手段,在过去30年每每出现通货膨胀、信贷投放过猛之时,信贷"紧箍咒"必然第一个登上前台。本轮的信贷控制自2007年四季度提出并严格执行以来,导致了2008年上半年所谓"信贷硬着陆"的现象,因此遭到来自各方的批评。然而,在经济出现下滑的初期,信贷控制也最先开闸放水。8月7日,央行首次表态放松商业银行信贷规模,12月上旬经济形势加剧恶化,央行明确宣布取消银行信贷限额,并且从数量上和投放上给各银行以明确的"窗口指导"。尤其是在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出台后,金融机构年底的信贷投放出现激增。截至11月底,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新增贷款即达到4.14万亿元,提前实现了国务院"争取年内新增贷款超4万亿元"的目标。关键词央票渐行渐远淡出视野为保证市场上的流动性充足,自今年9月下旬进入降息通道以来,央行已暂停了6月期、1年期和3年期央票发行,3月期央票改为隔周发行,市场上可配置的短期品种锐减。其中,3月期央票一度出现收益率和发行量齐跌的状况,年底虽然发行量有所回升,但由于巨大的市场需求,收益率还是以1.0456%的历史最低位结束了2008年行情。这背后的决定性因素是,央行自9月中旬以来释放的流动性由于不稳定的经济预期,没有流向一级市场,而是淤积在银行系统中,催生了大量的央票需求。事实上,自2003年央票问世以来,累计发行总量已经接近17万亿元,占到同期债市发行总量的55%以上。作为债市分量最大的品种,目前尚无任何品种有实力替代央票的缺席,这无疑给以银行、货币基金等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的投资选择造成极大压力。关键词准备金率坐上"过山车"货币政策的180度转向使得今年的存款准备金率坐上了"过山车"。上半年央行5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累计上调了3个百分点至17.5%,而进入9月以来,央行4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其中大型金融机构累计下调2个百分点至15.5%,中小型金融机构则下调了3个百分点至14.5%。11月26日,对大型、中小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分别下调1个百分点和2个百分点的调控力度尤其罕见。除信贷控制以外,存款准备金率也是货币政策当中数量型工具的首选,对释放流动性有最直接的效用。央行12月15日公布的"11月贷款增加较多"消息,显示释放流动性的政策调整已初见成效,但体现企业资金情况的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增幅仍较10月走低,说明目前仍然处于高位的存款准备金率,明年还有下调的空间和必要。许多人呼吁2009年应当降至10%以下,而历史上最低曾降至6%。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步伐提速进入12月份,人民币在实现"区域化"上动作频频。金融危机促使各国在加强区域金融安全方面必须有所行动,而作为亚洲新兴市场的核心国家,我国央行先后与韩国央行、中国香港金管局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同时与俄罗斯央行就贸易结算本币化进行了积极磋商,此外中日韩三国央行行长建立了定期会议机制。与此同时,适当扩大政策性银行出口买方信贷,对广东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地区、广西和云南与东盟的货物贸易进行人民币结算试点,人民币区域辐射力得以不断扩大。一时间,人民币"国际化"引来各方热议,但人民币不可自由兑换的体制性障碍,以及贸易与财政双赤字的必要前提,成为人民币"国际化"不得不跨的门槛。鉴于目前我国经济和金融体系都还不具备承受这一切风险的能力,现在谈"国际化"还太早,但在进一步扩大区域贸易合作、增强人民币的周边辐射力方面,我们确实大有可为。关键词《放贷人条例》民间借贷准入将定调11月16日,"《放贷人条例》草案已提交国务院,民间借贷有望阳光化"见诸各大媒体的显著位置。正当大大小小的银行因为恐惧次贷危机的"漩涡效应"而纷纷捂紧了钱袋子之时,人们把目光投向了这个千百年来一直默默存在的"民间放贷人"群体,冀望他们来挽救日陷窘境的中小企业和饱受融资之苦的广大农村腹地。自有资金1000万元以上,严禁吸收存款,借贷利率不能超过基准利率的4倍,就可成为"放贷人"。消息一经公布,各方争论不休:"民间信贷愿不愿浮出水面"、"如何区分灰色信贷和黑色信贷"等等。然而,"民间信贷"规范化是既定方向,民间借贷准入定将在2009年破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