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郭台铭西部避风 鸿海16万工人内迁

  

郭台铭西部避风鸿海16万工人内迁

  漫画杨仕成

  29日,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代工企业——郭台铭的台湾鸿海集团准备将旗下16万深圳龙华工厂员工转入湖北武汉及山西晋城等内陆省份的厂区,而作为鸿海全球最大生产基地的深圳工厂仅保留10万人。深圳龙华,郭台铭曾经发家的这块福地最多时雇佣了38万员工。

  中西部政策优势成避风港

  鸿海集团发言人丁祈安表示,鸿海面对全球险峻的经济环境,早在两年前就已经开始进行内地工厂人力的重新布局,因此外界不必过分疑虑。

  分析认为,郭台铭选择大举“北上内迁”也是无奈之举。为了应对电子制造业的寒冬,郭台铭迫切希望能够削减制造成本。大部分分析人士认为,鸿海北迁主要是为了享受内地税收优惠政策。据悉,目前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统一为25%,但是处于中西部的三线城市在税制、公用设施等方面还有极为优惠的条件,因此吸引鸿海集团将工厂主力西迁。

  实际上,处于中西部的湖北武汉、山西晋城早就为了争取郭台铭的投资而费尽周折,开出了最优厚的条件。譬如,此次“北迁”目的地之一武汉园区的发展策略就是围绕富士康项目推进产业配套项目,引进包装、元器件生产等上下游企业,形成产业链集群。甚至当初为了争取郭台铭的投资不惜花费30万元拍摄了一部招商电影。

  除了政策优惠之外,促使郭台铭北迁的还有中西部地区人力成本优势。武汉、山西两地普遍人工成本比沿海城市低不少。另外,由于山西是煤电大省、湖北是水电大省,在能源方面远比电力吃紧的沿海地区具有优势。因此,在经济呈下行趋势、电子加工业处于寒冬时,郭台铭选择北上也在情理之中。

  人员调整将带来大规模阵痛

  由于鸿海方面未能就如何“北迁”做具体说明,外界纷纷猜测很可能是深圳方面大幅裁员,而在湖北武汉和山西两地再进行招工,以保证鸿海的生产能力。对此,丁祈安明确表示,目前深圳龙华工厂不会有大规模裁员。但是由于鸿海方面依旧表示将在旗下公司加紧完成削减两成预算的计划,因此外界对于龙华工厂不会大幅裁员持怀疑态度。

  之前,郭台铭曾表示“目前经济景气状况比想象的还要严重3倍,最糟的状况还没来”,且表示鸿海集团将进行全球性的人事精简计划,裁员幅度为3%-5%。因此不排除深圳龙华工厂的人事巨变。

  目前郭台铭的鸿海集团在内地工人数大约有40万,主要分布在深圳龙华、江苏昆山、杭州钱塘、太原、烟台、晋城、天津滨海、武汉等13个厂区。由于员工数量实在庞大,因此无论郭台铭用何种方式在内地工厂调整人员都会带来大规模阵痛。

  据《北京商报》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