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政府不应为物质主义推波助澜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30日 11:26  21世纪经济报道

  秋风

  梅兰芳电影暴露了一笔文化糊涂账: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梅兰芳在北京的故居,拆毁不到十年,究竟位于何处,就已经众说纷纭了。人们不能不慨叹:文化消失得太离奇了。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表现古都风貌与城市建设的冲突,常常见诸媒体报道。时常也会有专家拍案而起,对政府与开发商坚决拆除某些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街区表示抗议。最近几年,似乎听不到这样的故事了。推测起来,大概是因为,北京旧城能拆的地方已经被拆了个遍,文物、历史、文化专家已经没有什么可保护的了。

  令人难以理解的是,政府与开发商在拆毁这些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街区的时候,甚至没有进行最基本的资料记录与保存工作。现代的媒介手段十分丰富:测绘、摄影、录音、录像,似乎都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但是政府和开发商似乎没有做这些事情。于是,当那些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街区、建筑、园林在物质上消失之后,连记忆都无从谈起了。文明迅速地消失到空虚之中。

  这是一个城市的悲剧。一个健全的城市是有生命的,今天的人们可以感受到几十年前、甚至几百年前的文明气息。这样的城市有文化底蕴的。所谓文化,乃是文明经过时间的冲洗之后的积累。生活在这样的城市,个人的生命也是丰厚的,因为人们有记忆。

  然而,在当代中国,城市却不是这样生长的。在古代中国,王朝更替之后,战胜者为表示更始之意,经常会毁灭旧城,重建新城。因而,明清的北京城与元大都几乎没有关系。当代人尽管没有这种念头,但是,被扭曲地理解的现代化的浪潮,依然如飓风一般,将原来的城市变得面目全非。

  这样的故事在中国各地不断上演,从大都市,到小市镇,从省城到县城。一个个全新的城市已经基本上覆盖了原来的城市,原来的城市已不复存在。人口结构也随着城市拆迁而经历了巨大的迁移。于是,尽管很多城市宣称自己是古老的,但那古老基本上只存在于人们模糊的记忆。人们亲眼能够看见的却是全新的城市,一个自己也认不出来的城市。在这样的城市,每个人都是寄居者。

  到了今天,再来总结城市拆迁、旧城改造的教训,已经没有多大意义了,因为大大小小的城市大体上已被政府和开发商合伙拆了一个遍,已经没有多少值得专家们拍案而起的东西了。尽管如此,政府进行这种推土机式城市改造背后的思维方式,仍然是值得反思的,因为这种思维方式其实渗透在各级政府施政的方方面面。

  谈到城市改造过程中城市风貌的破坏,人们总是倾向于怀疑政府与开发商的利益合谋关系。这种因素可能存在,但未必是决定性因素。政府可能出于好意,希望改造居民的居住条件,改造城市的面貌,使城市看起来现代化。

  政府的这种想法不错,问题在于,政府在提供这种好意的时候,基本上被物质主义心态所支配。政府官员以为,民众最关心的就是物质性的居住条件、物质性的收入。民众确实有这种需求,但这却不是民众唯一的需求。人是一种完整的存在,人既需要物质条件,但精神生活对于人的生命来说同样重要。一种充满文化、文明意味的文化环境,能使人的生命趋向丰富而有价值。即使贫困的人们看到美丽的事物,也会会心地微笑。

  对于政府来说,意识到这一点至关重要。托克维尔曾经再三警告,现代社会的最大危险是物质主义,政府如果足够明智,就不应当对这种物质主义推波助澜。政府应当给文化的涵育留下足够空间,应当悉心地保留一切文明的遗存,让人们的物质条件逐渐改善的同时,精神生活更为丰满。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摘编。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