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战略石油储备:低油价打开最佳“时间窗口”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30日 09:00  保监会网站

  半年前,即使最大胆的预言也不敢说国际油价会在年内跌回到40美元以下。9月初,旅德美国经济学家威廉·恩道尔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油价将跌回60美元。这已经是颇为大胆的预测。但是,局势的变化却让人瞠目结舌。

  自7月11日每桶147美元的历史最高点开始“坐滑梯”,国际油价仅仅只用了不到半年时间,就下滑到了六年前的水平。现如今,即使是在40美元以下,国际产油国依然面临着供给过剩、需求不振的难题。

  在有关专家警示“廉价油价时代已经结束”(参见本版5月26日文章:《油价高涨背后的错位:供应太衰老、需求太年轻》)之后,难得的低油价为中国增加战略石油储备打开了最佳的“时间窗口”。

  “中国不能再等了,需要当机立断大规模地增加战略石油储备,错过了这次以后就难得有这样好的机会。”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能源外交研究中心主任王海运少将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

  现如今,疲软的原油需求与低迷的国际油价为中国大规模增加战略石油储备提供了难得的时机。根据最新的价格,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原油期货和布伦特原油都在每桶36美元左右,这一价格相比今年6、7月份时140多美元一桶的高价,已经跌去了75%左右。高达100美元以上的价差,打开了中国进行石油战略储备的最佳“时间窗口”。

  在高油价时代已经来临后,如今的低油价时机就更显得弥足珍贵。“低于每桶40美元的价格不是石油的真实价格,只能说是一个特殊低价,综合各方面的因素来看,油价肯定会重新涨回去。”世界石油大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委员陈立滇教授认为。

  今年11月12日,国际能源总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下称“IEA”)对外发布了《世界能源展望·2008》,报告认为,目前油价大幅下跌的局面不会持续太久,全球供需紧张的局面并没有根本改变。IEA预计,世界整体原油需求量将会从2007年的每天8500万桶上升到2030年的1.06亿桶。

  但是,从供给上来看:世界主要油田老化导致产量下降的问题将愈发严重。在未来22年中,石油企业需要增加6400万桶的原油日生产能力才能满足供需缺口,缺口数量相当于沙特阿拉伯目前原油日产量的6倍多。

  然而,多数学者认为,石油资源是不可再生的。世界石油峰值研究会主席阿列克列特此前对本报记者表示,世界石油生产已经进入“高原期”,日产量将局限在8700万桶左右,此后则将下降。(参见本版9月1日文章《为什么说油价还要涨?》)中国石油(601857,股吧)峰值研究会主任冯连勇教授则对本报记者表示,目前,世界石油工业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石油产量增长乏力,世界石油峰值的日趋临近,后石油时代正向我们走来。在这种情况下高油价以及油价大幅波动是石油市场的特征。

  基于需求和生产两方面的预计,陈立滇表示,一旦世界经济回暖后,国际油价就会很迅速地重新涨回高位。就在本月,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还宣布了高达220万桶的减产计划,如果再加上9月份的减产数,总的减产额度已经达到了420万桶。“不要由于目前油价依然低迷而认为欧佩克的减产没有效果,减产有一个滞后效应。欧佩克的减产计划执行到位后,国际油价的低价位区间会进一步缩短。”

  这就意味着,中国如果不及时抓住,目前的低油价时机很可能会很快就过去。等到油价涨回高位之后,建立同样额度的战略储备就不得不付出多好几倍的购油成本。即使是到时候中国能够拿出足够的资金,国际市场上原油的紧缺会让寻找油源变得出奇的艰难。

  “现在这个时机是应该出手了,油价风险已经不大。” 陈立滇告诉记者,国际油价跌到目前的水平,不仅完全挤去了其中的泡沫,实质上已经差不多低于每桶石油的真实价值,油价不会再继续大幅度的下跌。现在来增加战略储备不仅不会被套牢,还有很大的保值、升值空间存在。

  在王海运看来,石油战略储备上坚持“抄底”的做法,本身并不可取,因为何时是底根本不可能很准确地把握住。“抄底”思维很可能会影响出手。“只要是在一个合理的价格区间内,就应该当机立断出手购进。很显然,目前的国际油价就是一个不错的时机。”

  实际上,不光是经济性上,如果从政治上考虑目前来增加战略储备也是一个有利时机。

  近年来,由于中国的能源需求增长迅速,国际上有些人以此为借口,为攻击、诘难中国而编织和散布“中国能源威胁论”,中国大规模增加战略石油储备有可能为他们提供再好不过的炒作时机。

  “在目前时机下出手,国际上会作出比较积极的反应,政治上不会引起大的负面议论。”王海运认为,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世界石油消费出现了大幅度的下滑,世界主要产油国尤其是欧佩克国家,普遍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如果中国此时出手大规模购进原油,这些产油国会非常欢迎。而那些西方大国在经济危机打击下都希望能够提振经济、拉动消费,中国购进原油对他们不仅不是威胁,还是扩大消费,他们也就很难找到理由来攻击中国。

  (作者为本报记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