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改革开放30年对外贸易拉动郑州经济强劲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9日 09:07  商务部网站

  改革开放30年,郑州市的对外贸易规模由小到大,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逐步增强。

  上世纪80年代,郑州市的外贸体制进行了多次重大改革。1984年,嵩山食品有限公司成为郑州市第一家外商投资企业;1986年,郑州市第一家工业生产企业——郑州第二砂轮厂(现为郑州白鸽股份有限公司)获得了自营进出口经营权。此后郑州市对外贸易发展的活力显著增强,外贸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与2002年相比,2007年郑州市有出口实绩的企业增加了548家达709家,其中民营企业增加了511家,出口额增长24.1倍;外资企业增加至96家,出口额增长3.9倍。259家企业年出口额在百万美元以上,超千万美元的企业是2002年的11.5倍。外贸企业在规模扩大的同时综合竞争力也不断增强,龙头企业对全市外贸出口的拉动作用也日益提高。

  企业的强大带来了市场的拓展,也使得郑州市的贸易伙伴日益广泛。通过市场多元化战略的积极推进,郑州市的贸易空间不断拓展。改革开放之初,郑州市还鲜有贸易往来;现在,世界上170余个国家和地区都成了郑州市的贸易伙伴。亚洲、欧洲、北美洲是郑州市对外贸易的主要战场,在2007年一年内,郑州市对亚洲实现了进出口总额达10.7亿美元,对欧洲和北美洲分别为5.4亿美元和3.5亿美元。

  1992年,郑州市被国务院确定为内陆开放城市,享受沿海开放城市的优惠政策,为对外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郑州市的外贸直接出口额也呈直线上升状态:1989年785万美元,1992年2840万美元,2002年突破10亿美元,到2007年该数值增至21.7亿美元。18年间,郑州市出口总额增长275.2倍,年均增速36.6%。现在,郑州市平均每天的出口额相当于1989年大半年的出口量。为了更好地适应国际贸易的发展变化,提高对外贸易发展水平,郑州市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发展对外贸易,一般贸易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全市实现的一般贸易出口额所占比重已上升到现在的九成以上。

  30年间,在对外贸易市场中,非公有制企业与国有企业所占份额成一高一低的反方向发展。随着郑州市利用外资规模的不断扩大,投资与贸易的互动效应也更加明显,越来越多的外商投资企业加入到对外贸易队伍中来。从2004年起,非公有制企业取代国有企业,在对外贸易的舞台上唱起了主角。去年全年,郑州市的非公有制企业实现出口总额比2000年增长了84.3倍,所占比重由2000年的0.2%迅速提升至67.3%,居各种经济类型首位。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