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罗斯福新政之鉴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6日 09:59  保监会网站

  据报道,美国当选总统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对美联储(Fed)最新反萧条声明做出了回应——他表示,美联储可能很快将弹尽粮绝。如果在通过货币创造为一部分预算赤字融资的最后救助过程中,美国新一届政府打算采取合作的态度,就无需作出这样表态。无论如何,有一点十分明显:这位即将上任的美国总统有意通过大幅扩大公共部门活动,作为货币刺激政策的补充。这种暗示立刻熟谙历史的观察人士回想起了一个原型:总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上世纪30年代的“新政”(New Deal)。

  我希望,奥巴马及其顾问能够从中去粗取精。然而,尽管如果有人党派性不那么强,就能够从对大萧条(Great Depression)的分析中找出共性,但对于“新政”,人们的共识仍然很少。罗斯福“新政”是为了应对大萧条。目前仍有许多共和党人认为,这是一个社会主义阴谋,但也有许多民主党人认为这是一种信条。学术界对此也存在很大的分歧。大多数政治历史学家对其给予了正面的评价,而多数经济学家则表示出了更大的疑虑。双方一致同意的一点是:罗斯福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曾连续4次赢得总统选举。

  毫无疑问,出发点肯定是:罗斯福不是个理论家,但却采取了一系列有时相互矛盾的临时措施。有一个问题甚至到现在都没有达成共识,那就是在上世纪30年代的政策中,哪些属于新政的一部分,而哪些不属于。例如,银行存款保险是1933年美国国会发起的《格拉斯-斯蒂格尔银行业法》(Glass-Steagal Banking Act)的一部分,并在随后1935年的法案中成为永久性法律。据说在众多法案中,正是该法案使美国顶住了萧条(不过当然没能抵御经济衰退)。而罗斯福本人只是很不情愿地接受了这一法案,因为用埃里克?罗威(Eric Rauchway)教授的话来说,他担心“有一天,政府会发现自己要被迫为破产银行支付过多的资金”(《大萧条和新政:短序》(The Great Depression and New Deal: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牛津大学出版社(OUP)出版)。

  这体现出了罗斯福总统对预算赤字本能的抵触,尽管当时他将其视为令人遗憾的必要之举。

  “新政”可以分为3个相互重叠的时期。第一个英勇阶段始自罗斯福1933年3月4日上台之际。他首先强制银行业休假6天,而后推出一项紧急法案,提高了联邦政府对银行业体系的监管权。他本人当时信奉一种观点:即他是在挽救、而不是在毁灭资本主义。这项紧急法案还废除了金本位,其后美元的比价被设定在更低的水平。

  这种实际意义上的美元贬值,加之随后来自欧洲的黄金流入,使得货币供应从1930年至1932年的灾难性下滑中实现复苏,继续了一种更富扩张性的进程——如果说有些飘忽不定的话。

  伴随这些货币举措的出台,是一整套旨在促进就业并缓解萧条的新机构。不管自由市场理论主张什么,我都找不到任何理由来谴责罗斯福——他试图以更快地速度创造就业机会,而不是单独依靠货币政策本身。当时美国失业率将近25%,一首最为流行的歌曲唱道“兄弟,能给我一毛钱吗”(Buddy can you spare a dime)。

  第一个阶段逐渐让位于第二个阶段。热情更高的“新政”拥护者们并不满足于经济复苏,他们希望构建一个新的经济体系,其社会主义特征不像社团主义(corporatism)那么明显。在这一体系下,在由工会和雇主组织之间的政治协商来决定价格的过程中,市场力量将尽可能被取代。根据《国家复兴法案》(National Recovery Act),可以通过颁布可强制施行的法规做到这点——直至1935年最高法院宣布该法案违反了宪法。1936年,围绕这些举措的争论促使罗斯福总统的言辞进入了一个更为激进的阶段,他当时支持对“罪恶大富豪”(malefactors of great wealth)进行口诛笔伐。

  随着二战的临近,“新政”进入第三个阶段,在这个阶段,“新政”动力渐失。1937年至1938年,美国政策突然向金融保守主义倾斜,当时政府削减了社会支出,试图重新平衡预算,美联储也过早收紧了货币政策。

  综观美国的“新政”时期,我们发现,与以往相比,伴随需求扩大的,是批发价格以高得多的幅度上涨,同时产出和就业以较低的速度复苏。实际上,直到1943年,失业率才重返1929年时的低位,那时二战早已打响。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将这一令人失望的过程归咎于:政府有意通过鼓励组建工会来推高物价和薪资。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本人曾委婉地批评罗斯福,不必要地与企业对立起来。

  我会从中得出一个简单的教训。在应对经济下滑时,要把精力集中在需求和产出上。不要干预价格和薪资;最重要的是,要避免有意或无意地增强企业、劳动者或农业游说团体的权力。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塞缪尔?布里坦(Samuel Brittan)

  译者/梁艳裳?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