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改革开放30年之千秋家国梦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6日 05:33  信息时报

  大陆老兵姜思章从1978年开始,通过香港和浙江舟山老家亲人通信, 1982年以探亲名义申请到香港,再由香港进入内地,从广州、上海辗转回到舟山。他说:“没回家前,常做一个梦。梦里就是这么搭飞机、火车一路回家,最后看到妈妈,放声大哭,后被太太摇醒。”

  蒋介石到台湾后,在1950年的几场讲演里,提及从大陆逃到台湾的国民党军队有3种以上不同版本的数字:50万人、80万人与100万人,后他又改为60万人。由于长年战乱,这些军人大都没有机会接受教育,脱去军装后,成为身无长技的年轻人,四顾茫然。

  漫漫归乡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前30年,这些军人基本无法与家乡取得联系,一是台湾当局禁止,二是内地重新进行过行政区划,记忆中的地址已成历史。余光中写道:“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这样的诗句让那些军人更加哀愁。当时,一封信往往只能从台湾邮寄到香港、美国、日本等地,再转回内地,“大信封里的小信封”是他们的共同记忆。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兵们终于难耐思乡情结,1987年4月他们成立 “外省人返乡探亲促进会”,老兵们穿的白色衬衣,正面印有鲜红色“想家”,后面是“妈妈我好想你”,在街头上散发了8万张传单。在此前,一些胆大的老兵通过“第三方”偷偷回到内地探亲,但在台湾这是不合法的。1987年5月,大批“荣民弟兄”聚集在“国军退役官兵辅导委员会”门口,和辅导会的安全警卫人员发生肢体冲撞。蒋经国当时重病在床,看到这些昔日部下的惨烈之举心中无比悲伤,当年国民党当局担心士兵回乡会军心涣散,如今这些军人已经老迈,不可能再为战争效力了,也许他想到和平是当今世界的大气候,在这种情况下再进行镇压已经不人道了。

  1987年10月14日,蒋经国主持的国民党中常会通过有关探亲的决议案。当天在北京,国务院有关方面负责人就探亲一事对新华社记者发表了谈话“保证来去自由,尽力提供方便”,并希望台湾当局也能让大陆民众去台湾探亲。10月15日,时任台湾“内政部”长的吴伯雄正式宣布“行政院”的决议案表示民众赴大陆探亲,一年可有一次,一次3个月。美国国务院当日发表声明,对台湾这一举措表示极大欢迎。

  10月16日,台湾“经济部”长李达海就开放探亲发表讲话称,对台湾厂商与大陆直接通商,将采取干预手段,予以法办。台“交通部”观光局当日决定,台湾旅游业不得直接与大陆旅行社接触,也不得直接带团进入大陆,禁止旅游业安排或协助旅客进入大陆。显示出台湾当局对开放探亲仍有保留。

  1987年11月2日,台湾红十字会开始受理探亲登记及信函转投,当天预定上午9时开始登记,凌晨就人山人海,办妥手续的多达1300多人。

  11月2日当天,常州籍台胞周纯娟女士拿到了香港中国旅行社签发的第一号台胞旅行证,成为首位得以“循正式途径”回大陆探亲的台湾同胞。十多天后,她回到了位于常州市娑罗巷17号,见到了离别40年的母亲。

  他可以来大陆,我不能去台湾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后,2月,邮电部门率先开办经第三地对台电报业务,3月又开办了对台长途电话业务,5月、6月先后开始受理寄往台湾的平信和挂号信函业务,均经香港邮局转寄。

  1981年9月30日,叶剑英发表谈话,阐述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对两岸和平统一与两岸往来的一系列重要政策主张,呼吁“双方共同为通邮、通商、通航、探亲、旅游以及开展学术、文化、体育交流提供方便,达成有关协议”。

  1995年1月3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发表对台八项主张。其中提到应当采取实际步骤加速实现直接“三通”,促进两岸事务性商谈。

  2003年,两岸首次实现台商春节包机,随后,两岸空中通航不断取得突破,实现了两岸航空公司双向、对飞执行“春节包机”、“节日包机”、“周末包机”等。

  2006年,两岸实现了货运包机,航线与此前两岸春节客运包机的航线一致。飞机从台北桃园机场起飞,不经第三地中转便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

  2008年11月4日,海协会与海基会在台北签署《海峡两岸空运协议》、《海峡两岸海运协议》、《海峡两岸邮政协议》。

  2008年12月15日,两岸海运直航、空运直航、直接通邮全面启动,宣告两岸“三通”时代来临。

  截止2007年底,台湾居民来大陆累积已超过4700万人次,大陆居民赴台累积仅为163万人次,折射出近20年来两岸关系的曲折。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徐博东说:“这固然与大陆头些年人均收入还不够高有关,但更为直接的影响,来自台湾当局的政策。”

  无法叶落归根的文化名人

  1962年1月24日,诗人、书法家于右任在台湾作歌:“葬我于高山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他1964年去世。

  1987年,梁实秋在台北病逝。他离开这个世界的日子,是1987年的11月3日——台湾入出境管理部门开始正式办理台胞赴大陆探亲登记后的第二天。

  1990年8月30日,历史学家钱穆在台北病逝。由于台湾当局的限制,钱穆先生在大陆的家属不能赴台奔丧。

  但历史也有其荒诞的一面,一些台独分子在当年是两岸开放的受益者。

  1990年,吕秀莲从北京到福建漳州南靖县书洋乡田中村祭祖寻根。去吕氏宗祠祭祖时,要通过一条没有桥的河,村民们建议绕山路,吕秀莲却说:“我要赤着脚从这条溪过去,这是故乡的溪啊。”

  在1991年7月, 陈水扁通过大陆的台南同乡帮他牵线,到达北京,他住进了王府饭店,期间游览了天安门、故宫和长城。

  如今,台湾歌星周杰伦可以上午出现在台北101,下午出现在香港铜锣湾,第二天又出现在北京东方新天地。台湾地区与大陆已经在咫尺之间。

  而在1987年,费翔出现在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上是个惊人之举,他成了首位回到祖国大陆、并上了央视“春晚”的台湾歌手。两年后费翔在大陆的12个城市举办了63场演唱会。费翔之举被台方视为严重“叛逃”。在此之前,央视曾邀请费玉清到北京演唱《一剪梅》,费玉清以“政策未开放”的理由婉拒。

  台商投资风起云涌

  在开放探亲之后,台湾民众要求赴大陆观光、经商的热潮也一浪高过一浪。

  1989年,台湾当局放宽允许台胞赴大陆的许可范围。以探亲为主的两岸人员往来开始发生变化,台湾旅游业者开始与大陆同业合作,为台胞提供大陆观光服务;同时,台胞在大陆也开始投资设厂,进行学术、文体等各项交流活动。“台商故事”自此开始。

  1987年,台湾经济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回来探亲的台胞有种衣锦还乡的感觉,回来后常常是金项链、金戒指和金耳环之类的东西大大方方地往外送。

  他们中的一些人后来决定在家乡投资点产业,开始不过是为了帮助亲戚过日子的小买卖,都是“个体户”的规格,亲情的诉求强于投资利益的期望。随着“探亲潮”日益常态化,越来越多的台湾民众开始“非探亲”地到大陆走一走。而在大陆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背景下,许多人找到了创业的平台,并开始付诸实施。

  王永庆1990年的大陆行,掀起了第二次投资潮。王永庆在考察厦门海沧区后,掷下兴建石化工业城的“901工程”。虽然“王永庆震撼”未能最后成行,以石化、重化工为代表的资本密集型产业投资潮却风生水起。同时在大陆开始投资农产品生产的台资企业也大幅增加,资金投向如茶叶、水果、食品等等。

  2000年,台湾高科技产业进入内地,以电子业为代表的技术密集型产业的第三次投资者进入内地淘金。

  2005年,中国国民党、亲民党、新党主席先后访问大陆,开启了第四波“投资潮”,第三产业的服务业就此挑起大梁。

  2007年1月,拥有台湾、香港双重居民身份的凤凰卫视主播吴小莉成为第九届广东省政协委员,台“陆委会”声称,或拒绝其入境,或“依法”处罚其“台湾人民在中国政府任职”的行为。台湾“两岸人民关系条例”规定,台湾地区民众不得担任大陆地区职务,违者可处新台币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尾声:12月15日视作两岸全面大三通正式启动之日,但空运直航仍属包机形势。根据二度陈江会(海协会会长陈云林与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的会谈成果,两岸直航的定期航班将在半年内完成协商,实现真正的空运直航。

  【两岸“三通”】

  ●本意: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提出和平统一的方针,并首倡两岸“双方尽快实现通邮、通航”,“发展贸易,互通有无,进行经济交流”,“三通”的概念由此创生,即“通邮、通商、通航”。

  ●延伸:

  经过29年的周折,2008年12月15日,两岸海运直航、空运直航、直接通邮全面启动,宣告两岸“三通”时代来临。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