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专家预测:4万亿投资到位 明年经济增长将超8%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0日 00:21  中国产经新闻

  本报记者 魏珍妮报道

  上周,11月份主要的宏观经济数据基本公布完毕。各项数据均创出近几年的新低纪录或历史纪录,远超市场预期。“不过,不必过于悲观。这些数据表明,中国经济仍在增长,仅是涨幅回落了。”著名经济学家、金融专家孙飞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说。他预测,2008年经济增长率还将达到9.5%。如果4万亿刺激方案能够得到有效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宽松的货币政策得以贯彻,明年的GDP会在8%以上。

  国家统计局12月15日公布,11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比上年同期回落11.9个百分点,创2001年末以来的新低。“工业增速回落,直接导致经济增速回落。这是国际金融危机,我国工业自身存在的问题共同作用造成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调研员韩孟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14.8%,比上月末低0.22个百分点,增速连续第6个月下滑,创2005年5月以来新低。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分析认为,M2的下降,反映出一些实体企业需求疲弱的现象。

  光大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潘向东日前指出,由于经济衰退,通货指数下滑,居民更倾向于存款;同时,在经济衰退的时候,商业银行更多会出于风险的考虑选择原始存款来缴纳准备金,而非派生存款。因此,总体来说,货币乘数也在下降,这些因素导致了货币供应量的下降。

  此外,11月份PPI增幅跌至2.0%的31个月新低,出口增速出现7年来首次下降,CPI增幅跌至2.4%的22个月新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加速放缓至20.8%。

  孙飞表示:“中国经济处于低通胀状态,通缩压力加大,市场需求加速萎缩。中国经济的高增长速度有所回落。”孙飞说:“不要认为中国经济在衰退,也不要认为处于零增长、负增长。中国正处于高速增长的周期,还有高增长的惯性。中国国民经济的基本面是好的,还是处于比较高的增长。”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也对记者表示,对中国经济基本面的判断,要看宏观经济的四大指标,即经济增长率、就业率、通货膨胀率和国际收支平衡状况。

  基于这4大指标,姚景源认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态势没有发生改变。同时,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没有动摇,即工业化、城市化和国际化。

  “但是得承认,中国经济正面临着困难,这主要是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孙飞预计,明年上半年,世界金融体系基本稳定;下半年,全球经济体开始复苏。如果把这最困难的时候度过,中国经济仍将保持8%到10%左右的增长空间。

  “这是因为中国内生的源动力,将支撑中国经济的增长。”孙飞如是说。“13亿人的吃、穿、住、用、行是全球最大的市场。中国的基础设施、商业配套还不完善,发展空间还很大。要尽可能增加居民和农民的收入,提高购买力。”

  “中国城市化还比较低,现在我们的城市化率是46%,将来要达到70%,至少还有二三十年的道路。”孙飞还表示。

  “我们不仅要扩大内需,还要稳定出口。”孙飞建议,在稳定出口上,欧美订单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可以向新兴市场转变;面向欧美的出口主要是高耗能、低附加值的产品,我们可以通过优化产业结构,转向低耗能、高附加值的产品。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