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小康建设报告:07年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8日 10:03  国家统计局网站

    2007年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统计监测报告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在本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七大又从实际出发,适应国内外形势发展的新变化,对目标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国家统计局统计科研所课题组监测结果显示,2000~2007年,我国经济保持较快发展,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稳步向前迈进。

  一、总体进程呈稳步上升趋势

  2000年以来,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逐年加快,实现程度从59.3%稳步提升到2007年的72.9%,平均每年增加1.95个百分点。特别是2007年的实现程度比上年提高了2.88个百分点,是2000年以来进展最快的一年。按此发展趋势,到2020年我国完全可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其主要特征是:

  第一、经济保持较快发展。2007年经济发展实现程度为65.5%,比2000年提高15.2个百分点

  在反映经济发展的五项监测指标中,2007年全国人均GDP达到了18934元,比2000年的7858元增长1.4倍,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9.5%;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由2000年的0.90%平稳上升至2007年的1.49%;2007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0.1%,比上年增加0.1个百分点;2000年以来,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人口比重从2000年的36.2%上升至2007年的44.9%;城镇调查失业率基本稳定,一直处在5~6%之间。经济发展总体趋势较好。

  第二、社会和谐程度逐步改善。2007年社会和谐实现程度为71.3%,比2000年提高13.8个百分点

  2007年,我国基尼系数和城乡居民收入比分别由2000年的0.412和2.85扩大到0.458和3.55;但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系数由2000年的68.7%减小到2007年的62.6%;基本社会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由2000年的13.3%提高到2007年的47.6%,增加了34.3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毕业生性别差异系数从2000年的110.64逐年降低至2007年的100.19。总的来说,社会和谐程度逐步改善。

  第三、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2007年生活质量实现程度为78.3%,比2000年提高20.0个百分点

  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居民收入的大幅增长,居民的生活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改善。2000~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6280元增加到13786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0.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201元增加到3886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6.1%;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呈较大幅度的下降,与2000年相比,2007年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降3.1个百分点,农村下降6.0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住房面积大幅提升,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由2000年17.6平方米提高到2007年的22.6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砖木、钢筋混凝土结构)由2000年的19.8平方米提高到2007年的27.3平方米;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逐年下降,从2000年的39.7‰下降到2007年的18.1‰;平均预期寿命也有所增长。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