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宇东
临近年关,A股市场正上演着一出“政策搭台,游资唱戏,主力机构跑龙套”的收尾大戏。
近两日公布的宏观数据让人感到了彻骨的凉意,PPI、CPI急跌,通缩就在眼前;进出口总额7年来首现月度负增长,出口额6年来首现月度负增长,原材料需求下降和出口订单显著减少的滞后效应开始体现。最坏的数据可能还在后面。
而股市的本轮反弹可谓是与宏观经济走势逆势而动。究其原因,我们从行情的发展脉络中可以发现,就是以经济刺激政策为主线,先围绕4万亿投资直接相关的水泥、工程机械、电力设备板块,再延伸到地产、农业、航空等板块,而且行情的板块特征是各领风骚三五天。基金重仓股基本无所作为,无论是行情特点还是交易数据都显示,游资是此轮行情的主角。
政策是适合于短线资金用来投机的,企业基本面才是长线资金的投资依据,由于游资天然的投机属性,以及快进快出的灵活性,它们自然成为了这轮反弹的主角;而由于对宏观经济的不良预期,以公募基金为代表的市场主力机构在此轮反弹行情中基本无所作为,基金重仓股只有一两天的表现,你可以说基金不够敏感和灵活,也可以说基金比较理性并坚持投资原则。
那么,上述结论与我们的实战操作又有什么关系呢?我在11月14日的一篇文章中曾写道:“影响股指中长期走势的,一是经济和企业基本面,二是资金供求。而基本面和股价之间的对应关系,也就是‘估值’问题,并没有绝对的标准,市盈率、市净率都不是定价的绝对标准,而只是在不同经济周期和行业周期解释股价的相对标准而已;同样,供求关系也是表象,影响供求关系的还是投资者的信心和行为,以及涉及资金供给和活跃交易的相关制度。所以,与其一直争论多少倍市盈率才合理,多少点位才合理,不如更多地研究中国A股市场特殊的制度以及其对投资者行为模式的影响。”
所以,在当下政策频发,股市交投比较活跃,热点不断扩散,指数上下震荡的情况下,如果投资者能够细心把握政策含义和不同性质资金的投资风格的话,市场还是存在着不少短线机会的。
但政策能够给股市带来的只是短线机会,从中线来看,宏观经济走势和上市公司业绩依然是最大的而且无法回避的风险,这个问题必须引起投资者高度警觉,特别是钢铁、煤炭、有色、航运等周期性行业的股票,像宝钢股份、中国远洋等等,三季报业绩还是非常漂亮,尚未反映出经济危机带来的冲击,但四季度以及年报业绩绝不容乐观。
以宝钢为例,公司三季度业绩为0.71元,我统计了11月以来十位券商行业分析师对宝钢2008年年报的业绩预测,平均为0.675元,也就是四季度仅亏损了0.04元不到。我们不妨做些粗略的分析:据三季报数据,宝钢三季度的销售毛利率为15%,而10月末,国内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108.59点,环比降幅已达24.56%,两个数字简单比较,便知四季度主业亏损可能性极大,再加上因为需求不足导致的销售规模下降,同时,由于产品和原材料价格大幅下降,大量积压的产成品和高价铁矿石等原料必须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分析师们显然过于乐观了!
当然,也有观点认为当下股价已经反映了悲观的预期,但当宝钢集团董事长徐乐江说,对钢铁行业而言,“明年是底,还是后年是底,都不知道”的时候,当PPI、CPI明年可能出现负增长的时候,投资者一定要回避明年初周期性行业年报披露期间的巨大风险,并密切关注此类公司的一季度业绩,再做是否战略性建仓的抉择,宁可丧失左侧买入的机会,谨慎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