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奥巴马的“对手团队”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2日 00:57  21世纪经济报道

  特约评论员 刘晗

   近来关于希拉里出任国务卿的沸沸扬扬的传言,终于在奥巴马的提名之后变成了事实。很多美国媒体将奥巴马的这个外交团队称为“对手团队”。这自然是将奥巴马此举比作当年,当年林肯当选总统后,把一些当年竞选时的主要对手都收揽到内阁之中。将包括像希拉里那样早就觉得总统非己莫属的资历深得多的对手纳入内阁,据说,这显示了奥巴马的大度和宽容,有助于进一步巩固奥巴马的形象。

   实际上,奥巴马的当选就已经被公众赋予了“历史时刻”的意义。身处金融危机的美国,迎来了第一位黑人总统,自然将其比作林肯、罗斯福乃至弥赛亚和耶稣基督。人们自然也会认为,这位新时代的林肯、罗斯福和耶稣的三位一体的形象也会学习诸位前辈,以宽容大度来容纳自己的对手,共同拯救美国的危机。

   奥巴马也的确做出了这样的形象表示,他 称赞希拉里是其竞选过程中的“强劲对手”,认为她与世界各国领导人都有交情(显然这是沾了她丈夫的光),“在任何一个国家都能赢得尊重”,因此她能大幅度改善美国的外交形象。这两个在竞选过程中都要改变美国国际形象的竞争对头,如今成了并肩战斗的上下级。两人在民主党内部竞争之时甚至互相说过些过头的话,如今希拉里却以一副下级的恭顺形象出现,有点“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意思。

   但从美国历史上来看,并不是“对手团队”最终都能带来林肯那样的效果(因为林肯这样的“圣王”加“天才”说到底也就那么一个)。“对手团队”能不能构成一个真正的团队,还是停留在对手的层面,尚未可知。殷鉴不远。希拉里之前的另一位以失败的总统候选人被任命为国务卿的马斯基参议员(此君是波兰后裔美国人中做官品阶最高者),就在任内与卡特总统不太合拍,最终搞得不欢而散。

   实际上,就美国的对外形象而言,世界人民对于美国重新看待却是因为奥巴马。奥巴马的当选不仅赢得了欧洲、非洲(那是自然,尤其是肯尼亚)和亚洲人的好感,甚至赢得了哈马斯和塔利班的称赞。这位美国人心目中的耶稣、林肯和罗斯福的三位一体形象在世界也颇为吃得开。这位“新罗马帝国”的新“耶稣”拓展了美国国内种族、文化融合的形象,自然在世界范围内更有点世界大同的意思,似乎告诉世人美国的民主自由的最高理想不再局限于白人,证明了美国自由民主的真实历史发展进程(参照其胜选演说)。这自然能够给美国的外交形象带来脱胎换骨的改变。

   但现在奥巴马将这一事业转包给了希拉里,一位雄心万丈、实力雄厚、根基稳固、颇有背景的政治家。而现在美国的外交政策团队里已经有太多从参议员里拼杀出来的强势的政治家,比如副总统拜登,前任总统候选人克里(目前是参议员对外关系委员会的头头)。而美国政界一般认为,国务卿这个位子上的人要稍微的不那么“政治”一些,少一些对于权力的激情才好。比如,30年以来最有效率的国务卿舒尔茨就是如此。而那个同样是总统候选失败,后来任国务卿的穆斯基则跟当时的卡特总统不大配合,最终搞得大家很不愉快。

   因而,这位“新林肯”能不能够像林肯那样摆平分歧,捏合出一个团结的外交团队,就要看其本身在有了林肯的形象之后,有没有林肯的造化了。“对手团队”这种结构,成功了就是政治上的大胜利,但失败的可能性也很大。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都是希拉里能够顺利通过参议院的确认,正式入职。目前摆在希拉里面前的还有一个不大不小的法律障碍,即《美国宪法》第一条第6节第2条款规定:“在美国参议员或众议员的任期内,如果政府官员的薪水增加,那么没有任何参议员或众议员可以被指定担任政府行政官员。同时任何内阁行政官员在任期内,都不应该是参议院或众议院的成员。” 这也就是宪法学界所谓的“薪水田宽”( Emolument Clause)。由于希拉里在担任纽约州参议员的任期内,内阁官员的年薪已从18.66万美元增加到了19.13万美元,且2009年1月政府预定将为行政官员再加薪。从法律上来说,希拉里当国务卿将违宪。但这个事情也有先例,即著名的“萨克比安排”(Saxbe Fix):1973年水门事件中著名“周六夜大屠杀”(尼克松一夜之间撤了司法部部长、副部长和检察官)之后尼克松任命了萨克比为司法部长,也遭遇了这样的宪法问题。最终的解决方案是萨克比在上任之后降薪至1969年以前的水平,从而多多少少规避了宪法规定。这目前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定例。比如耶鲁法学院的宪法学家巴尔金就在他的博客上发文认为该条规定虽然是硬性的,原意是阻止腐败,但也可以在对美国的外交政策和国家利益有促进的前提下从宽解释,遵循萨克比先例。或许希拉里的问题也将会如此解决。

写进博客
复制标题和链接发给好友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