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玩具企业大规模倒闭面临严峻考验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0日 21:45  中国产经新闻

  何建华

   

  日前,位于东莞的玩具代工商合俊集团旗下两工厂(下称“合俊”)倒闭,近7000名员工面临失去工作的境地。合俊的倒闭,只是珠三角无数倒闭的制造企业之一。

  “撑到现在已经很不容易了”,熟悉合俊集团的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晁钢令教授称,这是他目前所知国内受美国金融风暴影响最大的一个企业,上半年亏损2亿港元之后,能够苦撑到现在已经很不容易了。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不管你愿意与否,中国制造业还将倒闭更多的企业,尽管中国有较长时间以廉价劳动力为卖点的路要走,但必须加速转型,否则没有出路”。11月29日,“在中国成长企业高峰年会”上谈到中国制造业转型时,作为中国最大的摩托车制造商、重庆力帆董事长尹明善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说。

  晁钢令认为,受金融危机影响,中国生产密集型和代工企业受冲击最大。

  “是代工制造类企业普遍受此轮金融危机冲击的极端表现,“像合俊这种规模的厂商都撑不住,在此之前倒下的企业数量已经非常惊人了”。

  在分析合俊倒闭的原因时,晁钢令说,除今年6月因水灾造成的存货受损约达6750万港元外,生产成本于过去6个月中持续上涨也是负面因素,塑料成本上升20%,公司只得将最低工资上调12%。因此,合俊营运毛损约2620万港元。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依赖美洲市场。

  据了解,合俊集团主要按OEM基准从事制造和买卖玩具及消闲产品。集团的若干玩具及消闲产品以其客户指定的品牌出售,例如Mattel等。

  晁钢令认为,由于《劳动合同法》实施后用工成本的上升,以及人民币升值后出口利润的降低,代工制造的低成本优势几近丧失,大量的代工制造企业已经出现了经营困难。

  一份被公开的中国海关报告指出,玩具属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今年以来,国内原材料和人力成本上涨、人民币加速升值、融资困难、出口退税率下调,加上国外检测费用增加等等,导致了中国玩具企业大规模倒闭。

  目前中国制造业如何摆脱“倒闭”的困境?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对记者表示,不要总是从制造业上下工夫,要重视制造业产业链的升级。

  郎咸平认为,目前中国企业劳动力已经没有优势了。在整条产业链里面,劳动成本只占不到2.5%,节省成本需要通过产业链的高效整合,中国的企业要想利用劳动密集型的廉价劳动力,配合技术的升级或者品牌的界定,走出国门很困难。

写进博客
复制标题和链接发给好友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