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企业偿债能力不济 银行业资产质量面临下滑之忧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09日 03:52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08年开始,中国银行业承受国内宏观调控的压力逐渐增加:上半年存款准备金率屡次上调,至17.5%的历史高位,银行流动性压力逐渐显现;下半年降息预期凸显,银行业息差收窄压力越来越大;宏观调控下的企业利润受到挤压,偿债能力降低,银行业资产质量的危机尚难估计。

  存款准备金率将继续下行

  在国际金融动荡加剧的形势下,央行分别于9月、10月和11月三次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最大幅度4.5个百分点。其中,9月25日起,除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外,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下调1个百分点,汶川地震重灾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下调2个百分点;10月15日起,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均下调0.5个百分点;11月26日宣布从2008年12月5日起,下调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大型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下调中小型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有利于保证流动性供应,增强金融机构支持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资金实力。

  由于外患的影响和宏观调控的及时转向,市场普遍预期存款准备金率在2009年将下调500-600BP,这对于银行来说无疑是重大利好,投资者可以关注银行股在2009年的阶段性机会。

  积极主动备战息差收窄

  央行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虽然限制了信贷规模,但却提高了银行业的议价能力。多次的利率调整使各银行的实际贷款利率一路走高。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央行分别于9月16日、10月9日、10月30日和11月25日连续四次下调金融机构贷款基准利率,并于10月27日扩大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的下浮幅度,释放保经济增长和稳定市场预期的信号。

  资产质量下滑程度不确定

  中国银行业的资产质量,尤其是贷款质量,在2007年到2008年中期达到峰值,不良余额和不良率一降再降。究其原因,一是由于资产注入和银行业改制剥离一部分历史不良,导致资产质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二是经济的高速增长带来企业盈利增长进而间接降低了银行业的不良资产。在经济增长放缓和国际金融动荡的背景下,不良余额和不良率有上升的压力。如果宏观经济在2009年还不能见底,未来两年不良贷款风险难以估量,压力在2009年将更加明显。

  应该看到,中国企业在内忧外患中已是饱经风霜,偿债能力在GDP下行过程中尽显疲态。长期偿债能力方面:三季度的已获利息倍数只有7.37倍,为2003年以来最低。同时,代表长期偿债能力的资产负债率在2008年三季度上升至55.28%,为1992年以来新高。短期偿债能力指标也不理想:流动比率在2008年二季度和三季度只有1.10,速动比率为0.70和0.68,这两个指标在历史上的最坏水平在2006年出现,只有0.98和0.63。流动比率三季度与二季度基本持平,但速动比率恶化现象比较明显,反映出存货开始积压、库存成本压力开始显现。

  上市银行中报数据也显示,银行业资产质量出现分化。宁波银行的不良贷款比例和余额都出现上升,中信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

  从反映未来不良贷款压力的关注类贷款和逾期贷款来看,中信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南京银行和中国银行的关注类贷款余额出现上升。

  基于关注类贷款的未来向下迁徙性,我们认为关注类贷款指标是衡量各银行未来可能的资产质量趋势的指标之一。

  从绝对额来看,民生银行、南京银行、兴业银行、中国银行和中信银行的关注类贷款余额在2008年中期出现上升,其中,前三家上市公司的关注类贷款/贷款总额的比例也在上升。除此之外,华夏银行、宁波银行、南京银行和建设银行关注类贷款占比达到或者超过5%,向不良贷款迁移的潜在风险不容忽视。从这一指标来看,深发展未来资产质量的趋势向好,因为虽然其不良贷款率和拨备水平偏低,但其关注类贷款占比较低,短期内可能向下迁徙至不良的潜在贷款较少。

  对于逾期贷款,1-90天逾期贷款只有招行相比年初出现下降,全部逾期贷款中只有招行、华夏和南京银行相比年初出现下降,这说明在经济下行通道上,企业盈利出现了问题,支付能力也将出现问题,必然殃及银行业的资产质量,进而影响银行业盈利能力。(张继袖)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写进博客
复制标题和链接发给好友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