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朱菲娜
■保增长之策(1)
尽管海关最新统计尚未公布,但多方机构预测,刚刚过去的11月我国外贸出口可能出现负增长。这是自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实现连续6年出口大幅增长之后,将首次出现负增长。
过去几年,中国经济持续两位数高增长,被喻为全球经济的亮点。在拉动GDP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出口、消费中,出口一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占到中国GDP的近40%。从2005年至2007年三年间,中国净出口对GDP的贡献都在20%左右。2007年,中国GDP增长率为11.9%,其中,外贸拉动GDP2.6个百分点。
然而,今年以来,中国已经连续数月出口增速低于上年同期水平。中国社会科学院近日发布的2009年《经济蓝皮书》预计,排除名义增长率虚高的因素,我国今年出口实际增长率大概只有8%-9%,对GDP可能是零贡献或者负贡献。
出口从“成本冲击”转向“需求冲击”
实际上,中国经济的变化并非始于2008年下半年,而是在2007年下半年。其核心标志之一就是2007年10月开始的外需逆转。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教授这样表示。
刘元春是作为《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2008-2009)——深度下滑中的中国宏观经济》报告执笔人之一做出的分析,2007年,在国内贸易政策调整以及各种成本大幅度上升的作用下,从10月份开始,我国外贸进口增速超过了出口增速,标志着中国外部需求发生了逆转。
今年入秋以来,又发生了震撼世界的金融风暴,使得我国的出口环境雪上加霜。12月1日,国家物流信息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只有38.8%,创下该指数设立以来的新低。另外,新出口订单指数降幅巨大,比上月下降12.4个百分点。这两个具有前瞻性的指数都表明,中国未来出口增长不容乐观。
刘元春分析,2009年,世界经济超预期的深度下滑将使中国宏观经济的外部环境进一步恶化,世界经济所面临的不是短期调整,而是深度的周期性下滑。中国外需下滑的幅度将大大超过2008年的水平,出口面临的冲击将由2007年-2008年度的成本冲击向2009年的需求冲击转变,这将导致中国出口增速的下降幅度大于进口增速的下降幅度,贸易顺差将首次出现负增长。
政策“组合拳”还有空间
中国的总体经济增长受出口变化影响敏感,就业稳定与否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出口的变化。为此,我国近期连续出台了多项支持出口的政策。2008年12月1日,我国进一步提高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机电产品和其他受影响较大产品的出口退税率。这已是今年8月份以来政府第三次调整出口退税率,政策调整之密集前所未有。另外,海关总署近日也出台了十条帮助出口企业“过冬”的措施。
消息人士透露,目前,包括机电商会在内的国内几大商会正在呼吁出台更多的刺激出口政策,除了向商务部上交政策调整方案外,有商会近期已经安排出口大户直接与央行、财政部、国务院政策研究室的有关人士座谈,积极争取政策扶持。劳动密集型行业、机电行业都在建言,希望恢复17%的全额退税。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近日在公开场合也明确表示,出口退税还可能再度提高。
建行研究部最新出炉的一份报告预测,为稳定外贸出口增长,中国将调整汇率政策,改变人民币单边持续升值的局面,甚至不排除短期内贬值的可能性。
“我国外贸政策调整的空间仍然较大,具体来说,人民币汇率、出口退税率、加工贸易政策这三个直接政策杠杆都还有继续调整的空间。”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所长裴长洪对此这样认为。
未来调控还需长短期结合
但刘元春认为,这轮经济危机对我国外贸的冲击,很难利用人民币升值减缓、出口退税率提高以及出口补贴等供给方刺激政策来缓和。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大都表示,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措施只能起到有限的作用,无法从根本上扭转出口下滑的趋势。因为这些措施都只是降低了出口企业的成本,相对提高出口企业的竞争力。但是,现在出口企业面临的并不是价格问题,而是整个外部需求萎缩。
甚至还有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认为,如果继续采取出口刺激政策,可能导致国内产能持续过剩,进而导致通货紧缩。
商务部国际商报国际商务交流中心主任、高级国际商务师何伟文认为,促进出口归根结底要依靠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以及出口产品结构的改善。
其实,转型一直是我国外贸政策讨论的重要议题,包括出口国别的结构调整,出口产品从低价优势转为高科技含量、自主创新型产品等等。何伟文认为,在出口遇到危机的同时,巨大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也会为企业加快转型注入动力。接受记者采访的大部分专家都持有这种观点,企业应该不等不靠,危中寻机。
据报道,商务部正在研究采取短期政策和长期政策密切结合的方式,调控对外贸易。具体说,短期政策以减税为主;长期政策则是针对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两高一资”产业调整进行区别对待。
事实上,我国外贸结构调整已经有了一定成效。据统计,2008年1-8月,美国贡献了中国出口增长的9%,日本为6%,欧盟为23%,而新兴市场国家则贡献了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