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产业政策:保增长与调结构相结合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05日 00:20  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 程小旭

  在扩大投资刺激经济增长的同时,优化调整经济结构将是明年产业政策的重点内容

  ■2009年中国经济前瞻(五)

   中共中央政治局近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明年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把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更好地结合起来,把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作为应对国内外环境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

   “这意味着我们的经济发展不再走过去的老路。在应对危机中调整变化,在调整变化中实现升级,将成为明年甚至更长时间内中国的经济发展之路。”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李扬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说。

   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专家普遍认为,短期保经济增长应与优化调整经济结构的长期目标结合起来。在国家出台措施扩大投资刺激经济增长的同时,优化调整经济结构将是明年产业政策的重点内容。

   标本兼治,短期保增长与长期调结构相结合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的全国经济形势比较严峻,特别是进入三季度以来,面临一个困难的时期,其中工业面临的困难更大。从今年10月份的数据来看,工业增长8.2%,比去年同期下降10个百分点。工业当中面临问题最严峻的是重工业,其增速回落更大。这也是造成GDP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

   影响工业增长的复合性因素有很多。除了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内需求明显回落外,还有一些长期性因素影响着工业发展。

   “在这样的形势下,保增长、促就业、调结构将成为明年产业发展的主基调。”冯飞说。

   他认为,中央出台扩大内需的一系列措施,短期的目标是促经济平稳增长,这个短期目标应与长期目标即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结合起来,这是产业发展最关键的问题。

   此前出台的十大扩大内需措施中,一个重要内容是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在当前大批钢铁企业减产、停产的情况下,应把握有利时机,加快淘汰落后钢铁产能的步伐。类似的还有煤炭等能源产业。

   “在保增长的新一轮调控中,必须注重产业的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调整,这是标本兼治的方法,是根本出路。”经济学家吴敬琏说。

   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近日表示,中央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将会有效地扩大国内需求,积极推动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他说,经济结构调整将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中央决定,实施增值税转型,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各地也纷纷出台了鼓励措施;各金融机构正在加大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取消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限制,合理扩大信贷规模,加大对重点工程、“三农”、中小企业和技术改造、兼并重组的信贷支持。所有这些正在与市场压力下的企业自主调整结合起来,成为推动中国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真正动力,结构调整不仅提升经济的质量,本身也创造着经济增长的机会和动力。

   扩大内需过程中应注意几个问题

   冯飞对记者表示,中央出台扩大内需的一系列措施,力度之大是比较少有的,关键是把这些措施落到实处。明年将是贯彻实施中央扩大内需政策的关键时期,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四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是政府投资要和企业投资结合起来,避免产生挤出效应。同时,政府投资应和改革结合起来,创造一个政府投资有效拉动社会投资的机制,社会投资不仅仅是解决投资问题,更重要的是靠社会投资换一种机制,调动社会参与的积极性。“把这两个投资结合起来的话,可能会效果更好一些,避免政府大规模投资完成之后,没有形成市场需求。”

   第二是注重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具体来看,国家也出台了一些扶持困难行业的政策。现在这些政策需要进一步细化。企业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企业运行状况良好,有自主品牌、技术和核心竞争力;第二类企业遇到暂时的困难,从技术和产品来看,发展前景还比较好;第三类企业技术落后、产品没有足够的竞争力。对第三类企业,政府救助的重点不是救企业,着力点是解决企业破产以后带来的问题,比如就业。对第一类企业,政府应鼓励其采取不同的方式兼并其他企业。对第二类企业,国家需要帮助他们渡过暂时的困难。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需要时间,在前一段快速扩张的时候,调整结构比较困难,而目前则是一个机遇。

   第三是扩大内需与节能减排结合起来。无论是中央4万亿元投资还是地方的投资计划,确实能够刺激经济发展。但如果处理不好,会带来一些问题。从“十一五”规划的节能减排要求来看,还没有完成预期目标,“在新一轮投资下,我比较担心节能减排是不是会面临更大的压力,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使节能减排工作被保增长所替代,因此要特别注意。”

   第四是加快政府投资管理体制改革,现在是一个良好时机。在投资管理体制方面,尽管国家做了一些改革,但仍然面临一些问题。中央集中权力进行项目审批,这样的方式对市场反应不敏感,应建立一个企业自主投资的制度。这需要建立新型的市场准入制度,需要政府投资审批权限下放,明确权利和责任,同时对地方政府加强投资监管。市场准入制度要从经济型监管转向社会监管。经济型监管关注的是投资项目有没有市场,而对政府来讲,很难判断项目能否在市场上有竞争力;同时,政府在社会监管方面又存在一些缺位,包括对能源利用效率、环境保护、对安全生产的监管。社会监管以能源利用效率、环保标准、安全生产为主要内容。在这样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经济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采取分散的政策比较好。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岳平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家出台的刺激内需政策,偏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民生、支持农业发展、加强公共服务。需要注意的是,国家应对困难中小企业进行融资的支持。推动装备制造业发展,促进产业升级。投资拉动,会使“两高”企业抬头,企业节能减排压力增大,因此要兼顾节能减排。

    相关专题:

    两会特刊:产业结构调整保增长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