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宋丽萍:优先发展场内金融衍生品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04日 04:36  第一财经日报

  蒋飞

  尽管过于复杂的场外衍生品是金融海啸的祸端之一,但发展国内市场的金融衍生品不能因噎废食。深圳证券交易所总经理宋丽萍在昨天的第四届中国(深圳)国际期货大会上表示,应当根据“场内优先发展、场外集中统一”的思路,推进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体系的建设。

  华尔街的高杠杆场外衍生品放大了房贷证券化产品的风险,并且将风险传播到世界各地。但是置于严格监管之下的、适度创新的金融衍生品仍然有利于市场的稳定。宋丽萍举例说,目前A股市场的机构投资者在行为上与散户接近,换手率高,难以做到长期投资;其中的部分原因就在于缺乏对冲持股风险的衍生工具,很难驾驭市场波动。

  宋丽萍指出,从发达国家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情况看,为了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信用风险,场外市场在组织方式上有走向集中统一的趋势。集中统一的趋势体现在场外市场运作的不同层面和环节,主要包括合约条款标准化、技术平台统一化和清算集中化。她表示,此次美国金融危机,集中暴露了场外金融衍生品的风险问题,加强场外衍生品市场的监管和风险管理,已经成为监管当局的共识。在监管当局的推动下,国外一些交易所已经积极行动起来,对部分场外金融衍生品提供集中的技术和结算服务。总的来看,场外市场集中统一的过程将会加速,场内化的趋势更加明显,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欧美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格局,值得中国重视和借鉴。

  与此同时,一国金融衍生品市场体系的建设,不能脱离特有的国情和发展环境。宋丽萍认为,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体系的建设,应该充分考虑中国资本市场场内市场经验丰富、技术设施基础良好,以及市场主体、司法环境有待成熟等特点。为了有效控制风险,提高交易效率,场内优先发展、场外集中统一,应当成为我国建设金融衍生品市场体系的基本思路。

  宋丽萍最后表示,从国际趋势看,交易所开始建立适用于不同产品、不同市场参与者的多样化交易结算平台,进一步拓展了在资本市场中的功能和地位。为投资者提供完整的金融产品链,打造现货和衍生品一体化的金融超市,将是深交所的中长期目标。深交所一直在积极探索多样化的交易平台,目前已经设立了大宗交易系统和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最近又将推出适合机构投资者特点的综合交易平台。综合交易平台将以场内交易的形式实现与场外市场的对接,构建一体化的监管体系。

  目前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仍未推出相关产品股指期货。

写进博客
复制标题和链接发给好友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