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1997:巨人垮塌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30日 11:03  第一财经日报

  巨人垮塌

  ——《激荡•1978-2008》编导仇耀耀

  1997年3月3日,美国《时代》杂志创刊74周年。邓小平第8次登上了它的封面,题为《下一个中国》。封面上的老人此时已经安然离去,他凝望着这个生机勃勃的中国,这件他留给世界最精彩的作品。

  1997年,原本被期盼是一个喜庆的年份,在这一年的7月1日,香港将回归中国。这是当年度最重大的国际新闻之一。然而,从年初起,随着邓小平的去世,悲伤的云雾一直笼罩着中国,自始至终。

  此时,一个恶性事件开始席卷全球,这个毁灭了无数梦想的恶性事件就是席卷亚洲各国的金融风暴。1997年7月2日,一个普通的星期三早晨,当外国游客惊喜地发现自己用1美元兑换的泰铢突然变多的时候,他们绝对没有想到,一场规模空前的金融风暴正在这里登陆。

  亚洲金融风暴在中国的周边国家一一发作,景象之惨烈让人胆战心惊。在全球股市的大跌风潮中,在过去颇为活跃的中国股市也陷入低迷,消费市场更是一派萧条。

  事实上,不止是三株,同一时间里中国保健品市场拥有了太阳神、飞龙等一系列品牌,在这场保健品行业的诸侯大战中,广告开始发挥它催化剂的作用。而这一年,在广告的主战场上,央视广告招标会的“标王”从1995年孔府宴酒的3079万被“梅开二度”的秦池推到3.2亿。

  在跟着三株刷墙、四处大打广告战的众多保健品公司中,出现了“巨人”史玉柱的身影。这个年方35岁的安徽人,是过去几年里最著名的创业偶像。他研发出了巨人汉卡技术,靠2000元起家,仅仅几年就成为中国IT业的标杆企业,在当时,北有柳传志的联想汉卡,南有史玉柱的巨人汉卡,一时光芒辉映。业务的一帆风顺,媒体的一致追捧,让史玉柱的自信心开始迅速膨胀。

  1992年,正处于事业之巅的史玉柱决定建造巨人大厦。最初的计划是38层。

  巨人大厦的高度最终被定为70层,预算陡增,工期也延长到了6年。就当史玉柱把大量资金投入于大厦建造的时候,一直来顺风顺水的汉卡市场突然风云大变。自1994年之后,随着全球电脑产业的激荡重组,汉卡技术面临被淘汰的命运。史玉柱决定实施战略转型。于是,他瞄上了火爆的保健品行业。

  巨人广告一时间无孔不入,史玉柱为推出巨人旗下的12种保健品在当时投放广告1个亿。然而,史玉柱式的狂飙激进,在1997年,遭遇到了空前的寒冬袭击。

  在这一系列连续剧般的企业败局中,史玉柱的巨人集团也没有能够幸免,它甚至成了其中最惨烈和轰动的一幕。由于在地产和保健品两线作战,史玉柱的资金出现了可怕的断链。

  翁宝回忆说:“巨人的危机应该算中国企业史上第一次最大规模的一次企业的危机。而且当时史玉柱基本上没有应对的办法,因为很多事实也摆在那里,很多买了楼花的人要来催债。”

  1997年1月21日,一篇《“巨人”史玉柱身陷重围》的报道刊登于《深圳特区报》上,当时的记者就是孙鑫海。“97年我们到达珠海的时候,巨人大厦的工地现场,当时看到一个很巨大的坑,里面也有一些零星的建筑,巨人大厦所有债权人的钱都用来建巨人大厦了。但是我们到那看到的仅仅是一个工地,一个大坑。我就在那等史玉柱,中午一直等到晚上,这时候史玉柱和他的一些手下,大概七八个人从外面进来,这时候有一个债权人眼睛比较尖,史玉柱进来了。我们就过去。我说我是投资导报的,我们过来希望采访一下,现在情况到底怎么回事。他们的手下就过来了。”孙鑫海说

  尽管这一次没有能够跟史玉柱直接对话,但孙鑫海还是抓住了机会拍下了这张照片。虽然是孙鑫海的无心之举,但事后造成的影响还是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孙鑫海在《投资导报》的这篇报道一出炉,各家媒体纷纷转载,各种关于史玉柱巨人集团的报道相继出炉。“香港报纸,香港报纸大篇幅地转载,然后第二天、第三天国内的报纸,反正我当时记得是有四十多家,后来有的报道说是几百家。”

  几张照片一出,一下子整个社会一传转播,史玉柱就进入到万劫不复的这么一个环境当中。“我有一次看电视,然后在电视节目里面曾经史玉柱他当时回忆,就是他看到我那篇报道以后,他就说天塌了。”孙鑫海说。

  整个舆论的一边倒加剧了巨人的倒塌,史玉柱在后来也曾经有很多年不愿意跟媒体打交道,但归根结底,他的失败还是源于他的自身。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