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1980:“傻子瓜子”年广久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30日 10:38  第一财经日报

  主角点击:

  陈国胜 芜湖市人民广播电台记者,第一个采访报道年广久

  郑健 上海电视台记者

  田柏强 安徽工人日报主任记者,多年跟踪采访年广久

  吴晓波 财经作家

                                ——《激荡•1978-2008》导演王玉

  1979年,760万上山下乡的知青大军涌回城市,中央决定解禁农村工商业。但谁也没有想到,1980年,一个自称是“傻子”的小商贩,将给中国的理论家捅出一道天大的难题。

  在安徽芜湖,一个小生意人的命运正在改变中。他是一个文盲,只认得自己的名字,他的生意是炒瓜子。年广久虽然不识字,但十分精明。他炒出来的瓜子非常好吃,慢慢地在街坊邻里中出了名。年广久给自己的瓜子起了一个特别的名字——傻子瓜子。很快,“傻子瓜子”竟成为芜湖小有名气的品牌。第一个报道年广久的芜湖人民广播电台的记者陈国胜这样形容他们的第一次见面。“虽然是夏天,天已经黑了,摊位上已经没有什么顾客了,按道理他都应该收摊子了,但他没收,在这儿等着我,我记得他坐在一个长条凳上,弯着腰,托着腮等着我。当时给我第一个印象,他像个大问号。”

  在当年,对年广久来说,个体经济能走多远,是个问号;对陈国胜来说,个体户能不能作为典型进行报道并号召人们来学习,也是个问号;连美国的《新闻周刊》也在文章标题中用问号质疑:《邓小平能救中国吗?》

  多年跟踪采访年广久的安徽工人日报主任记者田柏强形容当时的年广久“当时跟着他的父亲做小商小贩,卖苹果卖什么。但到了三年自然灾害以后,生活特别困难的时候,他苹果生意做不下去了,他就跑到江西去贩板栗。板栗属于粮食,粮食是不允许做的。他作为投机倒把被关了一年,关了一年之后他被放了出来,他就买一点葵花子炒一炒,拿到街上去卖。卖了一点瓜子赚一点钱,养家糊口。”

  当陈国胜的报道《名不虚传的傻子瓜子》在全国传开后,年广九和他的瓜子名气大了,生意也更旺了,一天可以卖出两三千斤的瓜子。甚至外地人到了芜湖都要买两斤傻子瓜子带回去。年广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毫不隐讳自己有钱了。“钞票霉了,就晒在防震棚上。几十万就晒在上头,我们市委的人讲,你胆子不小,这是什么日子。我说我钞票霉了。”

  年广久晒钞票是当时芜湖城人们最乐于传播的话题。也就是从这时开始,有人发现,年广久因为瓜子生意好,请来的工人居然已经达到12个。联想到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那个著名论断:“雇工到了8个就不是普通的个体经济,而是资本主义经济,是剥削。”

  于是,“安徽有个年广久,炒瓜子雇用了12个人,算不算剥削?”很快成为一场十分敏感的大辩论,遍及全国各地。年广久虽然照常炒着他的瓜子,可是每天总能听到一些对他不利的风声,过去的经历历历在目,这些都让他惶惶不安。

  “当时他说打办,所谓的打办就是打击投机倒把办公室, 怎么样迫害他,怎样追着他,没收他的瓜子,通过他的谈话当中给我一个印象就是说,他害怕政策变,再回到过去那个岁月,也希望得到社会的支持。”陈国胜说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