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27日 09:18  保监会网站

  从2002年至今,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工、中、建、交四大银行相继完成股份制改革,并在境内外资本市场成功发行上市,这是进入新世纪之后中国银行业改革取得的最大进展,在中国银行业改革开放30年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2007年1月19日,温家宝总理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总结说:"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整个银行业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相继完成股份制改革,并在境内外成功上市。这三家银行初步建立了相对规范的公司治理架构,资本充足率提高,资产质量改善,盈利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增强。同时,国家注资获得明显收益,实现了国有资本保值增值。"2002年2月,党中央和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第二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会议结束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深化金融企业改革,促进金融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必须把银行办成现代金融企业,推进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综合改革是整个金融改革的重点。要把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造成治理结构完善、运行机制健全、经营目标明确、财务状况良好、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金融企业。具备条件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可改组为国家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条件成熟的可以上市。自此,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走上转变为国有控股上市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之路。中行、建行、工行和交行股改工作逐步展开,并先后完成在境内外资本市场发行上市过程。2003年年底,党中央、国务院决定选择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革试点,2004年1月6日,国务院正式公布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实施股份制改造试点的决定,从而宣告经过了长期准备和酝酿的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进入实施阶段,也标志着我国银行业改革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成功进行财务重组在国务院作出这一决定之前不久,即2003年12月16日,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成立。12月30日,汇金公司动用450亿美元外汇储备向中行和建行注资,从此正式拉开中行和建行股改上市试点的大幕。国有商业银行股改的财务重组工作,是以国家注资开始而得以开展的,财务重组包括国家(外汇储备)注资、二次剥离不良资产和发行次级债券等三个基本步骤或三种方法。迄今已上市的工行、中行、建行和交行,在财务重组阶段都得到过国家注资或国家外汇储备注资,虽然金额多少不一,但对推动各自的股份制改革工作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2003年12月底,汇金公司动用450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注资中行和建行,两行各自得到225亿美元的资本金,当时相当于1863亿元人民币。2005年4月,国家利用150亿美元外汇储备注资工行。2004年,交行通过定向募股方式,补充了资本金191亿元,其中,财政部增资50亿元、汇金公司投资30亿元、社保基金按照每股1.8元的价格投资100亿元,三家机构的注资或投资构成国有资本,从此交行成为国有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了提高资本充足率,降低不良资产率,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中行、建行、工行和交行四家银行先后采取不同的方式,将共计11861亿元的不良资产进行了二次剥离。为了进一步提高资本充足率,金融决策与监管部门决定采用财务重组第三招---允许股改试点银行中行和建行,及后来扩大到的交行和工行发行次级债券。按照国际惯例,次级债券是可计入资本金中去的,只是作为附属资本形式在财务报表上反映出来。经监管部门批准,在股改阶段,中行和建行分别发行了600亿元和400亿元的次级债券,工行根据需要发行了350亿元,交行发行了120亿元。几家银行次级债券的成功发行,充实了四家银行的资本金,改善了资本结构,推动了国有商业银行的股改进程。经过国家注资、二次拨离不良资产和发行次级债券三种方式进行的财务重组,国有商业银行的核心财务指标得到很大改善,基本与国际先进银行接轨。成立股份有限公司在成立股份公司方面,根据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一行一策"的原则,几家国有商业银行围绕自身的实际情况和未来的发展战略采取了不同的机构改组模式:中国建设银行以分立重组的方式分别设立"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其中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由中央汇金公司、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电网公司、上海宝钢集团公司、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机构联合发起设立,并于2004年9月17日正式挂牌,承继原中国建设银行的商业银行业务,而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则定位于管理和处置原中国建设银行非《商业银行法》法定的资产和业务。中国银行则整体改造成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并采取中央汇金公司独家发起的方式设立,并于2004年8月26日挂牌。工商银行在财务重组的基础上整体改造成为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采取财政部和中央汇金公司联合发起、各自占有工行50%股份的方式设立。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于2005年10月28日正式设立。交通银行不同于中行、建行和工行,早在这之前已经是股份制公司了。2004年6月,国务院批准交通银行深化股份制改革整体方案。2004年交行在完成财务重组后,不需要经过建立股份公司的阶段,直接进入引进战略投资者的新阶段。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使之转变为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经过实践总结出的一条有效途径。通过吸收非国有股权资本参与股份制改造,完善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结构和公司治理,有助于改变以前出资人虚置的局面,强化出资人职责,解决国有商业银行体制、机制问题。同时,股份制改造还可以强化股东利益机制和监督约束,改变国有商业银行多年来形成的非市场化经营方式,为促进国有商业银行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提高竞争力提供了前提。最重要的是,股份制改造为国有商业银行真正建立并不断完善符合现代金融业务发展要求的公司治理奠定了基础。成功引进战略投资者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包括了财务重组、建立股份公司、引进战略投资者和公开发行上市等几个主要环节,而引进战略投资者与公开发行上市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它成为整个国有商业银行股改工作的关键环节。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国有商业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构成了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中国金融业的可持续发展和金融安全保障。因此,做好国有商业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工作,自始至终都是金融决策与监管部门极其重视和审慎开展的工作。银监会对入股国有商业银行的战略投资者制定了5项严格的标准,主要包括:境外战略投资者的持股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股权持有期应当在3年以上;境外战略投资者原则上应当向银行派出董事,同时鼓励有经验的境外战略投资者派出高级管理人才,直接传授管理经验;境外战略投资者应当有丰富的金融业管理背景、成熟的金融业管理经验、技术和良好的合作意愿;商业银行性质的境外战略投资者,入股中资同质银行不宜超过两家。根据有关法规和政策,工行、中行、建行和交行等四家实施股份制改革的国有商业银行在遵循"以我为主、循序渐进、安全可控、竞争合作、互利共赢"原则的基础上,先后分别吸收了9家外资金融机构的投资入股,并通过股权纽带与其结成了较为紧密的合作关系,开展了大量多载体、多路径、多方式的"引智"和"引制"活动,为国有商业银行进一步发展和提高核心竞争力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境内外资本市场发行上市国有商业银行在成功引进战略投资者之后,马上进入公开发行和上市的冲刺阶段。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内地和香港两地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督管理和指导帮助下,四家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先后成功地完成了在香港和内地资本市场的公开发行和上市。由于各国有商业银行都是从国家专业银行转变过来的,完成财务重组、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和引进战略投资者后,制约银行发展的体制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但是国有企业的一些内部机制问题仍然存在,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国有商业银行要想进一步完善产权结构和公司治理,强化股东利益机制和监督约束,改变国有商业银行多年来形成的非市场化经营方式,必须进一步吸收非国有股权资本参与股份制改造,实现这一目的的最佳途径就是创造条件上市。从2005年6月23日至2007年9月25日,在两年多的时间内,交行、建行、中行和工行四家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先后完成了在境内外资本市场的公开发行和上市。标志着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功和历史性的突破。截至目前,四家实施股份制改革的国有商业银行均已顺利完成在境内外资本市场公开发行上市,成为境内外公众持股公司。其中,交行、建行分别于2005年6月23日和2005年10月27日在香港联交所成功上市,成为最先公开发行上市的国有商业银行。中行则于2006年6月1日和7月5日分别在香港联交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开发行上市,首次开创了我国商业银行H股+A股的境内外上市模式。继中行之后,工行于2006年10月27日在香港联交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同时挂牌,开创了中国企业A+H股两地资本市场同步上市之先河。最后,建行和交行又分别于2007年9月25日和5月15日回归A股市场,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为国有商业银行境内外公开发行上市划上了圆满的句号。四大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在国内和国际资本市场的成功发行上市,均创造出各自在中国金融业改革发展历史上的里程碑。2007年初,党中央和国务院在北京召开的第三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正式确定了农业银行股改的16字方针,即"面向三农、整体改制、商业运作、择机上市"。2008年10月2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实施总体方案》。自此,作为五家国有商业银行中最后的一家大行,农行股份制改革步入快车道,打响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收官之战的枪声。[][29]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