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建言医改 爱惜员工 扶助弱势,阿斯利康一个没有少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27日 01:40  第一财经日报

  

阿斯利康为生命护航
[ 阿斯利康的薪酬原则是将基本薪酬定位为市场中位值,整体薪酬定位为市场高位值

  据吴浣苓介绍,阿斯利康每年都参与中国市场与阿斯利康在企业规模方面相近的其他医药公司及其他行业跨国公司的薪酬调研并进行薪酬竞争力分析 ]

  建言医改 扶助弱势

  “医改牵涉到千家万户的利益,谁都不能回避,建言医改,我们是把它当成自己的一份社会责任。”阿斯利康(中国)主管公司事务的高级副总裁吴浣苓女士正色对记者说。

  吴浣苓表示:“为老百姓提供完善的医疗保障,让老百姓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减少老百姓的后顾之忧,是政府及所有业界同仁义不容辞的责任。阿斯利康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主动为医改建言,为解决医保问题献策,并与政府合作多次举办医改热点问题论坛,共同推进中国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

  当CBN.CSR问及目前阿斯利康有没有给政府有关部门上报医改方案时,吴浣苓说:“具体的医改方案建议正在讨论当中,近日高级管理层及相关部门己就基本医疗制度的安排、医药分家等老百姓最关心的话题召开专门会议,为最新的医改方案建言献策。另外,阿斯利康也在收集好的医改建议和方案,并把它们提供给政府有关决策部门,与有关决策部门交换意见。为此,阿斯利康还成立了专门的医疗改革与项目团队来运作这方面的事务。”

  阿斯利康还与一些有关机构合作,进行课题研究,比如赞助中国医保研究会,就“异地就医医保”课题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然后提出有价值的医保改革“建议书”。

  2007年8月,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中国医药报社携手举办“药品防伪与流通安全研讨会”,旨在打击假药,保障患者权益,并增进医药企业对药品安全相关政策法规、技术发展趋势及国内外相关经验的了解。

  2008年两会期间,阿斯利康与中国政协杂志社共同推出《委员健康专刊》和《北京就医指南》,内容涉及医卫改革、话医论药、养生保健及北京各大医院特色介绍等内容,旨在为委员们的健康生活提供信息和帮助。两刊受到了委员们的广泛好评。

  2008年3月,阿斯利康与中国社区卫生协会共同启动了为期三年的“社区卫生管理人员培训项目”,旨在加大社区卫生政策宣传力度,提高社区卫生工作管理者政策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推动地方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相关政策,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健康、可持续发展。

  2008年4月,阿斯利康支持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举办“第二届和谐社会与医疗保险论坛”,讨论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现状及发展趋势,并分析如何建立覆盖城乡医疗保障体系的发展战略。

  吴浣苓强调:“关注弱势群体,尤其是关注弱势中的弱势——智障人群,这不是在作秀,也不是为了公司的品牌营销,而是一个心灵工程,也是企业公民起码的道德自觉,其出发点是企业社会责任。法人其实也是一个大的自然人。”

  为支持特殊教育事业,阿斯利康在上海市卢湾区辅读学校和北京智光学校设立了“红枫奖”,奖励为特殊教育作出贡献的老师。

  2008年3月,阿斯利康携手以贝克汉姆为首的美国洛杉矶银河足球队一行来到上海新华医院探望患病儿童,开展爱心活动,并捐献医疗设备,呼吁全社会为患病儿童提供更多关爱。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级地震,人员及经济蒙受重大损失。突如其来的大地震,既是对中华民族的重大考验,也是对在华跨国公司的一场大考。作为全球领先的跨国制药企业,在天灾浩劫陡然降临之时,阿斯利康高级管理层迅速部署,组织公司上下通力协作,以前所未有的高效投入到救灾工作中。

  在地震发生后的第二天,阿斯利康就向四川省卫生厅救灾办公室紧急汇出第一笔100万元人民币的善款并送去慰问信。另外,阿斯利康在灾情发生后的48小时内捐赠了第一批价值50万元的麻醉产品,紧急运送到了四川省卫生厅救灾办指定的医院,用于抢救伤员。员工们同样积极响应,不仅自愿捐款113万元人民币,而且还自发前往救灾一线援助受灾群众。

  当其他公司纷纷忙于在媒体上公布捐赠数字之时,阿斯利康中国高级管理层已决定启动长期的灾区援助计划,其中包括灾区卫生防疫员培训(接受阿斯利康培训的121名基层卫生防疫人员都已回到当地投入卫生防疫工作)\灾区孤儿的心理辅导。

  初步统计,阿斯利康用于抗震救灾的捐款、捐物及灾后重建项目资金已累计达1464.1163万元人民币。而阿斯利康雷厉风行、高效实干的赈灾精神更被国内各大主流媒体争相报道,得到了各相关利益方的广泛好评。

  “阿斯利康的最佳雇主奖也是员工颁发的”

  “阿斯利康荣获‘CCTV 2007年度最佳雇主20强’,但本质上说这个奖是阿斯利康的员工给阿斯利康颁的。”吴浣苓说。

  吴浣苓表示,阿斯利康深知优秀的员工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所以,阿斯利康在中国一直坚持本地化人才战略,致力于成为医药行业的最佳雇主。

  阿斯利康的成功与员工密不可分,阿斯利康是一个充满激情、活力永驻的企业,同时也是一个要求严格的企业。阿斯利康为员工提供出色的学习与发展机会和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以及极具竞争力的薪金制度,营造了开诚布公的沟通氛围。

  吴浣苓说,在中国建立一个广泛的人才库,持续发展和提高本地员工的能力和技能,是阿斯利康在中国市场中长期保持竞争力的战略之一。为了吸引行业中最具竞争力的优秀人才加入阿斯利康,阿斯利康建立了一套完整严格的聘用机制。在公司内部,阿斯利康有完善的内部职位申请系统和内部员工推荐奖励计划,以鼓励优秀人才担任最合适的岗位。

  阿斯利康还为员工量身定制了多种培训课程,内容包括四大类:一是包括企业价值观和业务介绍在内的基本课程;二是专业技能培训,比如英文和计算机;三是提供给一线管理人员的管理技能培训,包括目标选材、绩效评估、情境领导等;四是领导力发展,专门针对如何制定组织机构和长远战略规划的课程。

  2007年9月,阿斯利康在中国推出了“携手共赢——通向最佳雇主之路”一系列举措。该举措基于两点判断:一是基于员工身上的巨大凝聚力。二是阿斯利康的员工一直将阿斯利康视为“最佳雇主”,这主要有五大方面现实考量的优良记录:内部沟通、职业生涯培训和发展、以绩效为导向的奖励和认可、领导力和高级管理层与员工的凝聚力、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这个项目自推广至今已经取得了喜人的成果,赢得了广大员工的认同和支持。2008年1月,阿斯利康喜获“CCTV 2007年度最佳雇主20强”,可谓实至名归。

  为什么阿斯利康能够如此吸引它的员工呢?记者发现好的薪酬政策可能是重要原因之一。

  在阿斯利康看来,员工是公司最为宝贵的资源,也是公司发展的根本,所以,阿斯利康愿意向员工提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机制,以激励员工保持高业绩水平。

  阿斯利康整体薪酬方案的总原则是:具有创新性、对外具有竞争力、对内具有公平性。以此吸引、留用、发展符合公司核心价值与文化并积极为阿斯利康的成长与成功奉献的员工。

  阿斯利康的薪酬原则是将基本薪酬定位为市场中位值,整体薪酬定位为市场高位值。薪酬福利政策把经营业绩和个人及团队的奖励紧密联系,同时根据各地市场情况保持一定的灵活性。

  据吴浣苓介绍,阿斯利康每年都参与中国市场与阿斯利康在企业规模方面相近的其他医药公司及其他行业跨国公司的薪酬调研并进行薪酬竞争力分析。针对那些工作绩效表现符合公司的标准同时基本工资水平低于市场基准的员工,阿斯利康会根据政策对其进行薪资调整,以此鼓励并倡导业绩导向的企业文化,达到留用、认可优秀员工的目的。

  此外,阿斯利康持续关注市场上最佳薪酬福利方案,并结合阿斯利康(中国)的具体情况及员工需求,致力于设计个性化的、有创新性的薪酬政策。在未来的几年中,公司将对市场上较为热门的补充福利政策做可行性分析,如福利菜单政策(包括企业年金)等。

  除了薪酬政策,阿斯利康在吸引和保留优秀员工方面还有很多诱人的招数。阿斯利康一直都把提高员工的生产力作为工作重点。通过给予员工更多的灵活性来获得更好的经营成果,这已成为一种全球趋势。它体现的是公司对员工的信任,鼓励保持工作生活平衡,从而激发员工达到更高的绩效。同时,也鼓励大家做一个负责任的家庭和社会成员。

  2007年11月,阿斯利康推出了既能保持竞争优势又同时满足员工变化需求的弹性工作方式,即当工作允许的情况下给予员工一部分工作时间安排上的灵活性。

  凡在阿斯利康服务五年或以上的员工,均可享用额外15天的假期,即每工作一年可奖励额外的3天休假并累计5年,总共15天。从第六到第十年的期间,员工可以灵活地使用这累积的15天休假,可以分几次休或一起休。这个年假数高于跨国制药企业的平均水平。

  阿斯利康还建立了员工俱乐部,定期组织开展健康讲座和建立内部网的健康专栏,通过体育锻炼项目和组织运动会增强员工的体质,将“健康工作、健康生活”的理念传递给所有员工,以促进员工工作与生活方面的平衡。“阿斯利康员工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得到了员工的积极参与和热烈好评。

  通过建立开放透明的沟通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沟通平台,以确保员工的知情权、选择权和申诉权,阿斯利康每两年开展一次全球范围内的名为“聚焦”的员工调查,公司内部网、不定期的员工沟通书面材料、人手一本的员工手册等等,均为员工获取涉及自身利益信息的可靠渠道。

  在阿斯利康,当员工希望申诉时,每个员工都可以在《员工手册》或公司内部网上找到具体的申诉流程。人力资源部有责任通过给予双方客观建议来迅速积极地解决申诉,以尽快解决相关人员的担忧与压力。

  创办中国制药行业首家企业管理学院

  “举办企业内部学院,是为培养、保留和吸引人才提供一个全面学习和发展的平台,也是为了打造与众不同的竞争优势,同时也更有利于建立公司品牌及在客户中的声誉。”谈及阿斯利康创建“阿斯利康中国管理学院”的战略意图,吴浣苓如数家珍地向记者说。

  2005年4月,在阿斯利康,一个酝酿已久的战略规划终于浮出水面。一个以“提高公司员工执行力和素质”为目标的“阿斯利康中国管理学院”正式成立。

  学院的愿景是,创建作为中国制药行业领先的学院,为员工和商业伙伴提供一流的、综合性的培训和发展项目及平台,通过打造与众不同的竞争优势,使之成为员工和公司客户的首选。

  学院隶属于人力资源部,这种类型的企业内部学院在国内制药行业尚属首创。吴浣苓表示,目前学院的重点是开展员工内部培训,不久的将来,当学院设施完全投入运作后,将延伸至支持客户培训项目上。

  管理学院整合了目前阿斯利康在中国开展的所有学习与发展的相关培训课程,主要涵盖了员工发展、管理/领导力培养和销售队伍的发展等三方面。培训课程覆盖到每一位员工,全方位地提升与发展员工的职业技能,发挥他们的最大潜能,同时让阿斯利康的价值理念与企业文化更加深入人心。

  按照总体规划,阿斯利康中国管理学院第一阶段为学院项目启动和“蓝图”构建时期,时间安排是2007年7~9月底。7月份,学院邀请了ISMO SFE Academy来上海做计划研讨会。接着是确定学院的愿景和教学范围,拟订新的销售、管理和员工培训基础课程。与此同时,规划设计将来学院运转的相关软硬件设施,包括与园区项目小组开展密切合作,完成学院的最终设计方案。

  第二阶段:2007年10月~2009年底。从“虚拟学院”到实体学院园区建成。2007年10月,“虚拟学院”开始运转,现有的和新的销售基础培训课程、管理学院的培训项目以及各职能部门的培训课程,都在临时地点按部就班地推进,同时,学院园区正在筹划建设。

  第三阶段:学院开幕。当新设施全部就位后,所有的内部培训课程都将在园区内开展。在学院内,还会逐步地开展一些客户支持和亚太区项目。到那时,学院便开启了一个新时代——在园区内向所有员工和商业伙伴提供一个综合性的学习和发展的环境。阿斯利康中国管理学院的目标是成为全球阿斯利康和行业内树立新标准的先锋。

  据了解,近期学院的重点放在销售队伍——领导力发展和市场部的培训上。而远期,学院还将提供其他优秀的职能培训课程和客户支持项目。

  在国内制药行业,阿斯利康首创企业管理学院令业内外人士十分关注,但人们更为关注的可能还是它的运行机制。

  据了解,学院培训项目的设计是以阿斯利康不同职业级别所规划的一套核心培训项目为基础。这些项目的更新则是依据各职务能力模型为基础,为受训者提供相关的技能培训,课程的设计由各个业务部门、职能部门、人力资源部以及销售队伍学习和发展团队与管理学院共同参与。

  所有课程项目的设计在完全开展前都要进行试验性测试。大多数课程的设计会将直属经理的后续跟进作为课程实践学习的内容。一些新的职能培训项目也将在今后几年逐步开展。目前,中国管理学院团队正和亚太区区域培训团队、欧洲SFE学院以及其他一些有规模的阿斯利康市场例如美国合作,分享最好的实践方法、工具和材料。同时,阿斯利康也与外部的培训机构合作进行项目开发。

  阿斯利康中国管理学院的核心是:提升技能,携手共赢。“携手共赢”项目为阿斯利康人的职业和个人发展提供有效支持。据吴浣苓介绍,学院将领导力发展作为阿斯利康人才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规划和建设中。针对公司的中高级管理人才,公司设有一整套领导力发展计划,包括人才评估中心、和国际著名商学院共同为阿斯利康中国管理人员量身度做的高级经理人培训计划等。每年举行两次的“领导力论坛”也成为阿斯利康中国中高级管理层分享管理经验、探讨领导力发展的良好平台。同时,作为“携手共赢”项目的重要举措之一,阿斯利康还推出了消化和心血管治疗领域的在线学习课程。这是一种全新、有效而轻松的学习方式——离线光盘、在线浏览、远程监督、互动培训。即每个学员只需在电脑中插入光盘,按弹出界面的提示操作即可。这样,员工就能够不受时间地域限制,快速、机动、高效地接受培训。

  企业办管理学院,目前尚不多见,但无论如何,都应该值得肯定。首先它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为自己的员工服务,提高自己员工的管理素质和相关业务能力,应该说是人尽其才,资源效用最大化,况且阿斯利康有这方面的资源和能力。

  阿斯利康的这种办学模式其实是对正规、专业办学机构的一种有效补充和小小的纠偏。众所周知,专业办学机构的教学往往都是普适的,它不可能有十分明确的针对性,这是它们的强项也是弱项,多偏重于“理论”,而操作性尤其是有针对性的操作能力不强,能给予受训者的多为素质,而不是立竿见影的操作技能。而企业最需要的却是后者。阿斯利康自办管理学院确实是一种有价值的探索。


张昌辉

    相关专题:

    两会特刊:新医改8500亿资金拆解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