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单分析几个数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CPI数据,前10个月CPI涨幅为6.7%,即便是10月份单月CPI涨幅同比也达4.0%。降息前一年期存款利率为3.6%,降息后则为2.52%。由此可以推导出,我国目前的负利率水平,降息前为-3%左右,降息后为-4%左右。也就是说在通胀依然很高、负利率依然很大的情况下,央行再次大幅降息,加大了负利率的水平。
这传达了怎样的信息?这说明货币当局对我国经济下滑趋势有着清醒的认识,寄希望于通过大幅降息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来增强社会投资积极性,增加银行的信贷流动性,避免经济陷入衰退。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也受到来自各方的挤压,处于相对缓慢的增长状态中。要真正扩大内需,必须把社会投资调动起来,同时也要着力刺激社会消费。而刺激民间投资、刺激消费的有效办法就是降息,只有这样才能把民众的钱从银行中“赶出来”。
所以,央行将存贷款利率下调108个基点,出人意料,却也在情理之中。
笔者认为,要刺激消费,刺激民间投资,除了大幅降息、增加流动性外,其他配套措施也要跟上。
首先,是要配合以一定幅度的减税措施,继续提高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标准;其次,是要勇于开拓社保改革新局面,特别是打破养老保险双轨制等制度,做实社保账户,让民众能够真正放心消费;最后,要注意“流动性陷阱”问题。由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并且在短期内也很难得到根本好转,即使央行再继续降息,负利率的幅度再大,民众还是愿意把钱放在银行内。
(作者为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高级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