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红漫
26日下午央行公布降息消息,下调金融机构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1.08个百分点,其他期限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作相应调整。同时,下调中央银行再贷款、再贴现等利率。
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基调之下,央行再度降息的举措并不出乎市场预料。但是此次降息幅度之大却远大于预期。多达108个基点的大幅降息,显然表明货币政策调控当局出的是非常之举。
“非常之举”针对的是当下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剧烈变化。尽管中国在地理上远离次贷发源地,但是仍在两个方面受到了明显的影响:一是国内出口产业明显受到负面影响,再经由产业链条的相互传导作用,最终影响整体经济形势;二是金融市场的信任危机具有更大的传染性,国内的商业银行与企业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互相信任感也出现了降低,货币资金供给规模由此而受到负面影响,货币供应量增速放缓。数据显示,9月末广义货币45.3万亿元,同比增长15.3%,比上年9月末回落3.2个百分点;而狭义货币15.6万亿元,增长9.4%,回落12.6个百分点。
现代金融与市场经济运行的核心就是信用经济,而且信用经济的状况能够发挥出极大的杠杆效应。如果经济形势运行良好,就会形成超量的资金供给,由此推动经济高速发展;反之,当经济形势出现恶化迹象,社会资金间的不信任感就会加大,资金链条就会进一步紧绷,继而推动经济恶化的严重程度。
央行主导的货币政策正是要避免这种放大效应的出现。事实上,央行副行长易纲日前曾指出,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数据看,我国目前已告别实际负利率状况。因此,至少在部分理论观点看来,降息前利率水平可谓已属合理。但是对于调控当局而言,决不能因此而拘泥于表面的数据合理,而是要更加尊重市场内在的逻辑规律,才有可能实现调控政策的最终目标。由此而言,108个基点的大幅降息,除去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直接影响外,其中的要义就在于影响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的心理预期,通过提高市场参与方的投资信心,避免经济进一步下滑的风险。
无须讳言,尽管之前两个月内已有过三度降息,但是金融市场的投融资信心依然没有得到实质性改变。从实体经济来看,商业银行继续加强信贷风险审核,工商企业的资金链条依然处于紧绷之中;而在资本市场上,短期的反弹行情总会被大量的抛盘压制,同时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已基本丧失,进一步恶化了实体经济的运行状况。
由于各项维稳政策措施的现实效果在心理作用下会逐步递减,因此,市场信心是选择逐步恢复还是更加羸弱,当下正处于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笔者认为,此时大手笔的降息行动能够发挥出重要的信心提振作用。货币政策的巨大变化,充分表明了调控当局力求避免经济下滑的坚定决心,而超预期的降息幅度更能增加市场对于未来调控政策出台力度的想象空间。在被心理因素所左右的金融市场上,此次降息政策恰恰击中了市场心理的要害。
可以预计的是,如果未来货币和财政政策继续维持高密度、大力度的调控态势,市场投资信心就将会随之逐步企稳、好转,国内经济形势就有可能避免进一步下滑的风险,并且逐步走出衰退的阴影,实现经济软着陆的调控政策目标。(作者为第一财经频道主持人、经济学博士)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