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因素或力挺澳元反转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21日 23:34  华夏时报

  联合汇华 刘晓明

   目前市场普遍预期全球经济将出现长期深度经济衰退甚至经济萧条。各国政府竭尽全力保证经济稳定,提振全球金融市场信心,将处于防御收缩的银行资金再次注入实体经济活动中。尽管发达经济的银行业得到政府和央行的援救,但目前如何让银行加大放贷,以促进经济增长和提振市场信心,才是各国政府和央行的首要任务。而房屋市场的下跌和消费者支出低迷都使银行更加惜贷,各国制度制定者明确了银行惜贷是经济复苏和市场信心回暖的主要障碍,欧美日央行为防止经济衰退引发的通货紧缩,积极迅速采取通胀再膨胀措施应对经济衰退。现在各国政府开始意识到经济增长在政府拯救计划中的重要性,全球商品价格的巨幅下跌使同属于亚洲板块的澳大利亚资源类出口受到冲击,而未来澳洲经济对其重要贸易伙伴中国的进出口,尤其是资源类进口依赖程度会继续上升。

  美国救市方案变数加大市场波动

   尽管美国银行信贷资金总额在过去10周内飙升5750亿美元,但银行信贷局面难以放松。因美国救市方案一再出现变数,市场对前景的悲观情绪难以减缓。美国先前救助计划的重点是清除金融机构中的不良资产,出身高盛的美国财长保尔森上周恰好在周末G20会议前表示正式放弃购买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的最初计划,现在救援计划所涉及范围可能会扩大至私人和企业贷款业务,而这些措施的真实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刺激经济,也有可能是为了提振无人关注的资产证券化市场,也有可能是担忧G20峰会带来的潜在利好所引发的股市反弹美元走低。在保尔森发表讲话后不久,美国股市大幅下挫,而美元指数再创2006年4月底以来的最高纪录,这种结果也许就是美国所期待的。

   等待新总统奥巴马拯救的是金融危机导致的实体经济危机,也许美国“大而不倒”的汽车业会得到奥巴马的救助。“民主”的党派之争是否导致奥巴马新决策效果大打折扣?奥巴马又是哪个利益集团推出来的傀儡呢?也许必须动用更多的资金才能有效救助陷入深度衰退的美国经济,美国救助措施前景也如经济前景一般充满不确定性。

  短期通缩的金融市场

   市场仍倾向于看空投资市场,尽管金融机构和个人投资者正在等待股市的底部形成,但近期经济数据无法拉动投资信心。对未来经济动向先知先觉的美国股市走势反映的是半年后的实体经济状况。目前全球经济面临短期通缩和长期通胀风险,作为对抗通胀的黄金价格短期内大幅下滑,但通货再膨胀导致的未来长期通胀上升会使黄金价格长期走高。出于对全球性经济衰退的恐慌和信贷持续紧缩的担忧,购买需求的下降导致能源、原材料和成品价格大幅下跌。此外,全球经济衰退导致全球经济活动中美元流动性减少;美元是通过金融账目流回美国,现在出于对美国巨额财政赤字的担忧,流回美国的美元减少,这些主要因素导致美元需求不断上升。

   手中持有巨额美元资金的机构不会将资金部署在低收益的债券市场中。预期明年第一季度巨额资金将会注入股市,股市会出现较大反弹。市场总是先知先觉的,持有大量空头头寸的机构或将在今年圣诞节获利了结,年底金融市场就会开始出现反弹。对于投资者来讲,全球经济也可能会对通货再膨胀作出响应,从而较预期更为快速地反弹。

  中国经济支持澳元率先回升

   现在各国政府开始意识到经济增长在政府拯救计划中的重要性,只有经济前景出现好转迹象时,市场信心才自然而然受到经济复苏预期的影响而回升。各国政府开始利用通货再膨胀来刺激经济增长。为抵御全球经济危机对我国的负面影响,我国也积极采取通货再膨胀措施,同时出台更加有力的扩大内需措施,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等投资项目进程以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全球商品价格的巨幅下跌使同属于亚洲板块的澳大利亚资源类出口受到冲击,全球资源需求的快速下降将对先前乐观的澳洲经济造成严重影响。未来澳洲经济对其重要贸易伙伴中国进出口,尤其是资源类进口依赖程度会继续上升。澳洲经济受国际经济环境影响较大,作为外汇市场最大牺牲者的澳元大幅贬值使澳洲贸易条件持续恶化,澳洲央行除了积极干预澳元汇率外,还将更快速地放宽货币政策来避免未来需求大幅减缓。今年年底股市筑底,风险喜好情绪上升和澳联储的汇率干预将使澳元大幅反弹。经济学家预测,全球经济明年下半年或将开始复苏,全球对商品需求的加大导致澳洲出口的增长将带动澳元/美元走强。

    新浪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