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为中国乳业的速度正名(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20日 13:22  新浪财经

  其次,科学技术是中国乳业的第一生产力。各乳品企业在引进来的基础上,不约而同地加重自主研发,蒙牛集团投资12亿元筹建的具有世界领先水准的高科技乳品研究院,即高智能化生产基地就是其中的典范。它的特仑苏、真果粒、冠益乳等产品均是企业在这里自主创新技术的研究成果。这也使得这个8岁企业研发的“特仑苏”牛奶,战胜百年历史的跨国“老大哥”,拿下IDF全球乳业创新大奖,为中国乳业摘得第一枚世界金牌。

  更重要的一点是企业对质量的重点投入。中国乳业发展伊始,奶源少而分散,如何就当前实力,快速集中规范,实现稳产高产是中国乳品企业共同面对的课题。蒙牛曾倡导封闭榨奶方法,用以保证牛奶质量和奶农利益,光明也曾大力执行技术普及来把控奶源质量,但企业加奶农式的模式仅是发展初期的质量把控手法,为了建立长效、安全的机制,从四年前,蒙牛筹建国内第一个万头奶牛规模的奥亚国际示范牧场开始,乳业就将目光集中在了有利于长远发展的牧场经营模式改革之上,如今光明自有牧场存栏数已超过12000余头,蒙牛的大型牧场发展到7个,牧场奶产量在中国乳业奶源总量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事实证明持续十年的高速增长,是社会需求,经济大环境的发展,以及行业自身的投入综合作用的结果,而这绝不是放弃奶源建设的粗放型发展道路所能达到的。

  乳业未来需要“又好又快”地发展

  尽管速度并不是这次乳品危机的根源,但中国乳业的在奶源安全长效机制上暴露出来的缺陷是谁都无法绕开的话题。那么中国乳业将何去何从,未来的发展是否需要就此搁置,推倒重来,或是如履薄冰,减速前行?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需要中国乳业的快速前进。

  其次,经历过风波洗礼的乳品企业,在真诚道歉、加倍赔偿、积极承担责任的同时,纷纷致力于完善经营、管理模式,加强质量监控体系,逐渐具备了稳健且快速的发展能力。

  此次事件发生之初,蒙牛临时应急措施向奶站派出8000人进行全程监督,实施“三盯一封闭”——人盯人、人盯挤奶厅、人盯运奶车,用24小时的监控,来保证奶源生产与运输过程处在一个安全的封闭运行链条中,彻底关闭不法之徒制假造假之门。此后,蒙牛对奶站实施托管,公司还在奶站挤奶厅安装摄像头,给奶车装上GPS定位系统,让原奶都处于“电子眼”分分秒秒的监控之下。一个看不见的“电子网”,将成为蒙牛奶源的安全屏障。据悉,蒙牛还将加强自有奶源建设,将在原有的7个万头奶牛牧场之外,再筹建20个超大型万头奶牛现代牧场。从长期来看,由于牧场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产业体系构建,需要高技术、高资本投入。而在政府的资金介入,政策扶持,以及各方资源的高度整合下,诸多企业的奶源建设取得显著进展,蒙牛澳亚国际示范牧场、三元绿荷第一牧场都在不断完善和扩充当中。蒙牛日前还宣布投资20亿用于加大国际化牧场建设。

  这次的危机事件催化了整个中国乳业的战略转型,它预示着中国乳业的未来不是停滞,不是徘徊,不是萎缩,而是以更稳健的步伐快速向前,乳业的未来需要、并且有能力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