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打工经济”鼓起吴家村村民腰包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20日 10:15  商务部网站

  “打工经济”鼓起吴家村村民腰包

  鲁甸县水磨乡铁厂村吴家村组2007年年经济总量430万元,人均年纯收入11345元;全村有轿车、大客车等车辆12户13辆;在昆明购置房产的10户,其中个人修建别墅一幢;搬迁到水磨乡集镇的33户,累计建房1984平方米……

  一串串惊人的数字!是什么让这个地处海拔2242米,生存环境极端恶劣的高寒山村,短短几年时间就破茧成蝶,快速发展呢?笔者决定深入实地,一探究竟。

  困惑中的选择

  回首往昔,吴家村的穷苦仍在村民的心里留有深深的烙印。地处高寒,土地贫瘠,气候恶劣,资源短缺,交通不便。距离县城49公里,惟有一条通往水磨集镇的简易公路从村旁经过,真有点“被人遗忘的角落”的感觉,一年之中半年阴雨半年雪,人均有粮不足300公斤,吃饭成了村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地上没抓的,地下没挖的,手中没花的,心里没盼的”成了昔日村人生产生活的真实写照。

  面对贫瘠的土地、面对荒凉的山村、面对无奈的现实,吴家村人路在何方?村民徒自叹息,乡村干部苦苦思索。

  1991年,一个不安于现状,敢于吃“螃蟹”的小伙子打破了山乡的沉寂。这个叫吴满新的青年,因为难以承受生活的艰辛,毅然迈出山门,只身来到昆明,在村人疑惑的目光中,怀揣一颗忐忑的心,走进陌生的城市,追逐着人生的梦想。几经周折,他最终进入了中国电信昆明分公司,从事栽杆、架线等工作,并和师傅一起学习维修、维护、电工等技术。几年的务工经历和城市生活,使得吴满新已不再是初出山门时的毛头小伙,而是“脱变”成学到了技术、掌握了信息、建立了人缘的新型农民。在他的鼓动、牵引下又有几个亲邻随他进入了中国电信昆明分公司。

  一例惊醒梦中人,外出务工闯出路。吴满新等人的事例,让乡、村干部察觉到了探索中的曙光。经过大量认真细致的调查、分析、商讨,一种共识在乡村两级干部中形成:既然土地里挖不出“金娃娃”,那就走出大山闯市场,到城市里去谋求生存与发展。“外出务工既减少了粮食供应的压力,又能为在家农民腾出发展的空间,同时还能让外出的人学到本领、增加收入,真是一举多得的好事。”谈到当初的思路,村支书吴其香至今依然是满心的激情。

  困境中的突变

  思路决定出路。乡、村干部在确定了前行路上的目标后,摸着石头过河,到群众中宣传、鼓劲、引导,但上世纪90年代末期席卷全国的“打工”浪潮尚未波及到这个边远、闭塞、贫困的山村,人们的意识里对外出务工知之甚少,对走出山门甚感惶恐,以至真正出去的人仍是寥寥无几。

  直到2004年,昭通市委、市人民政府确定了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把人力资源转变为人力资本,从市到各县区成立了专抓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工作机构——市、县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办公室,吴家村才真正吹响了外出务工的“集结号”。 但其历程也是一路荆棘一路歌。首先是宣传鼓动“撵”出去,水磨乡党委政府、村干部多次到吴家村就劳动力情况进行调查了解,深入农户就外出务工的好处进行讲解宣传,将农民外出务工当硬任务、硬指标来抓,把一批有开拓精神敢闯敢为的人“劝”出去、“撵”出去;其次是能人带动走出去,榜样的力量无穷,身边的人事宣传效应最大,朋拉朋、亲带亲,外出务工已发展成能人、老板的吴满文、吴满金、吴忠炳等人先后从家乡带出了近百人;然后是组织培训输出去,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办通过外出考察,根据市场需求,遵照农民意愿对该村农民开展各种务工培训,截至目前累计开展务工技能培训2期82人,引导型培训3期127人,有序组织输出132人次。“开展务工人员培训,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务工人员就业、择业的竞争力,农民朋友参训热情很高,男女老少主动学、乡里邻居比着学、外出务工回来学。”提到开展务工人员培训,鲁甸县人力资源办主任戚发孝体会最深。

  大胆闯出去、能人带出去、政府输出去,已成为吴家村这么多年来外出务工的“三步曲”。目前,全村379人除17个50岁以上的老人和12个在家读书的学生外全部在外务工或经商。

  突变后的新生

  吴家村人外出务工,究竟给本村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带来怎样的变化和好处呢?

  “树挪死,人挪活”。这是我们在走进这个村庄深入了解后的真切感受。穷则思变,困中突围,突出重围天地宽——增加了农民收入。村主任吴忠洲介绍,全村外出务工人员在中国电信昆明分公司的居多,且大都掌握了很好的技术,收入颇高。2007年人均务工纯收入已达11000元,全村年务工纯收入高达420万元。在昆明已13年的吴满文,早就通过务工发展成为老板,主要从事电子产品营销,同时在昆明先后开了四家百货超市,有凯迪拉克轿车和美人豹跑车各一辆,目前正在昆明筹建私人别墅。

  推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劳动力大转移促进了土地大流转,土地大流转推进了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进程。2006年,水磨乡政府就与昭通宝清果业有限公司联合在吴家村种植澳洲青苹果300亩;2008年,为解决村旁小河的治理问题,在市水利局的帮助下又种植了500亩,所产苹果全部由国投中鲁果汁有限公司回收,预计亩产可达6000多斤。

  加快了农村城镇化建设。吴家村民小组78户人中,在外出务工积累了资金以后,搬离村庄到水磨集镇修建房屋的有33户,累计建房1984平方米,按每平方米600元计算,总计投入资金近120万元,所修房屋、门面占了整个水磨乡集镇的三分之一条街。水磨集镇吴家村人三分天下有其一,这些人很大部分做起了生意或继续外出务工,少有滞留和固守土地的。另外,在昆明购置房产、离土离乡真正融入城市生活的有10户39人。

  促进了回乡创业。务工人员在外学到了技术、积累了资本、聚集了信息后返乡开商铺、搞餐饮、跑运输等有25户60余人。吴满维初期在中国电信昆明分公司承包工程,几年后回家花几十万元买了一辆大客车跑昆明,成了客运专业户。

  转变了思想观念。外出务工人员不仅带回了务工收入,更带回了先进的文化和城市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引导周围群众更加关注子女教育、少生优育、济贫互助等观念。该村现在无一超生现象,吴满彩、吴满新等人还积极主动申请办理了独生子女证。64岁的吴忠银老人,5个儿子在中国电信昆明分公司务工,条件好后,老人就将村里的两个“五保”老人吴其才和王朝珍接到家里赡养,悉心照顾,直到死后安埋。同时,老人还收养了村里的孤儿吴满江,供其上学,现在水磨中学读初中。

  在回来的路上,村主任吴忠洲意犹未尽,他告诉我们,这个村庄在1992年时还没有一间平房,没有通电,人们在温饱的边缘苦苦挣扎。随着劳务经济的发展,这个村庄在全乡创造了并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的第一:第一个安装数字电话的村庄,第一个有私家小汽车的村庄,外出务工人数第一多的村庄,务工收入第一高的村庄……

  站在村旁的桥头,回望这个在绿树掩映中的山村,平房交错,和谐安宁。全村78户中,33户搬迁到集镇、10户在昆明购房,山村里只留下17位难以离土离祖的老人和12个尚在读书的孩子,我想或许不久的将来,这里的人们都将真正离开故土,吴家村将会随着劳务经济的发展而悄然“消失”。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