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农产品企业产业化经营 湖南半数农户走进市场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20日 09:14  红网

  长沙晚报讯(记者 林俊 李卓)昨日,在农博会展厅一楼东侧卢青年米业,55岁的公司总经理卢青年忙得不亦乐乎,这是他第五次参加农博会,“一天卖出了六七十吨大米。”他乐呵呵地告诉记者。卢青年头一回参会是在2004年,刚被评为“全国十大种粮标兵”的他抱着好奇心走进会场,当时他的大米没有品牌,消费者也不熟悉。不过开了眼界的卢青年第二年又来了,还带来了“卢青年大米”的注册商标及绿色食品认证,那一届农博会他找到了8家代理商,销售额增长了3倍。

  市场使一名种粮大户变成了企业家。记者从省农办获悉,现在我省拥有金霞、明园等240多家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680多亿元,各类优质农产品基地达到3000多万亩,全省50%的农户通过产业化经营进入到了市场。

  “湖南推进农业产业化的着力点就在于品牌与规模。”省农办介绍,农博会有效地起到了助推器的作用。湖南农产品市场并不缺乏品牌,但在上千家品牌企业中,却没有几家年产值上十亿元规模的“航空母舰”,我省正在水稻、肉制品的精深加工上向国家申报发展集群产业,争取用3至4年时间做大做强,真正形成湖南的龙头集群。

  “长沙历来是水稻种植大市,但却一直没有形成强有力的大米品牌。”金霞粮食公司董事长谢文辉说,上世纪80年代中期,因为湖南米,特别是早籼米口感差的原因,湘米开始被消费者冷落,而泰国米由于具有良好的口感和香味,且质量稳定,在世界范围内几乎成了优质大米的代名词。在湖南,泰国米也长驱直入。“现在我们已经能够生产出不逊色于泰国米的优质品种。”谢文辉表示,将在此次农博会上大力推介新上市的有机生态米,在全国树立起湘米的品牌。同时在长沙建设24万亩优质香稻基地,为品牌米提供优质稳定的粮源。

  农业增效也促进了农民增收。今年通过订单收购的模式,约5万农户与金霞粮食公司签订了合同,预计收购原粮5.5万吨,种粮农户每年可直接增收2000多万元。

稿源:长沙晚报 作者:记者 林俊 李卓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