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财政应与金融杠杆有效配合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20日 03:21  金融时报

  记者 程瑞华  

  众所周知,4万亿元投资大单重点是民生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那么,在国家的刺激经济方案中,财政资金如何与金融杠杆有效配合?日前,本报作为合作媒体参与的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直播的特别节目《坚定信心促发展》,邀请清华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宋逢明就此类问题谈了他的观点。

  投资模式不能回到计划经济的老路上

  宋逢明认为,我们这次用财政资金来刺激内需,要避免完全按照以前计划经济的方式,像以前的计委一样切蛋糕,直接由政府进行投资,4万亿元就是4万亿元。但是如果能够与金融、保险结合起来,实际上就有杠杆的放大作用。

  政府可以采取一些政策性的保险来提高借款人的信用。这样就有很大的杠杆放大作用,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4万亿元就可能会放大几倍甚至是十几倍,我们的财政政策就会变得更加有效。而且这么做可以推进我们的市场化改革,而不是回到原来计划经济的老路上。

  刺激内需不能仅依赖于消费内需

  宋逢明认为,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包括欧洲在内的所有发达、成熟的市场都出现了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非常明智地把扩大外需调整到启动内需上,在经济结构调整中,除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更为重要。但是,在刺激内需上,不能仅依赖于消费内需,要更多地带动投资需求。如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医疗社保体系等,尤其要解决农民在生产方面的融资需求。目前很多农信社的贷款利率都高于一般商业银行,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村金融需求,如何推出更贴近“三农”的金融服务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财政政策除了面向“三农”,还应更多地投向环境、社保、教育、文化等有助于提升国家软实力的行业。

  如何看待A股市场的振荡行情?

  宋逢明认为,A股市场的根本性问题是股票的价格表现不能真正地反映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和资产质量,也就是说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在这个地方是脱节的。现在在这种政府刺激经济的重大利好消息下面,很希望它能凝聚人气,因为我国股票市场没有完全市场化,就变成了人气的市场。2007年人气凝聚起来的时候股价狂涨,现在,人气涣散的时候就猛跌。说明国内资本市场更多地还是依靠人气,而非根本性的机制,只有通过结构性的改革,才能更好地发挥资本市场的投资功能。

  现在A股市场悬在投资者头上的两把剑,一个是“大小非”解禁。18日,中国南车的5.27亿股首发机构配售股份解禁流通,占中国南车目前流通量24亿股的1/4;而此前一天,刚有交通银行的4.79亿股首发战略配售股份已经解禁。海通证券的12.89亿股定向增发机构配售股份也将于本周上市流通。按照18日收盘价计算,解禁规模合计达到200多亿元。另一个是分红。宋逢明认为分红更重要。股市在建设和发展过程当中有一些盲目地追随美国的金融理论。真正能够联系实体经济和股票价格的表现只有上市公司的红利性产品。现在大家都不关心红利,也就不会真正关心企业的业绩。那就变成了纯粹的投机市场。所以特别需要在A股市场当中有大盘的蓝筹股,有指数的成本股,形成稳定市场的基本力量。对于这些大公司应该考虑大幅度提高分红,在美国的资本市场中,有的公司,比如公共事业公司分红比例税后利润高达70%以上。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