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多部委联手扶持 年底前奶业各环节要“基本正常”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20日 01:50  第一财经日报

  昨日发布的《奶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下称《纲要》)要求,今年年底前奶业各环节“基本恢复正常”。

  国务院办公厅昨天转发国家发改委、农业部等13个部委制定的《纲要》,除要求在今年底前,对乳品生产、收购、加工、销售等各环节进行全面整改、加大扶持力度,使各环节基本恢复到正常状态外,还要求2011年10月底前, 100头以上规模化养殖场(小区)奶牛比重达到30%左右;乳制品生产企业完成良好生产规范的改造,基地自产生鲜乳与加工能力的比例达到70%以上。

  规模化养殖需占用更多资源

  业内分析人士陈瑜认为,从《纲要》可以看出国家相关部门在促进奶牛养殖规模化方面的努力和决心,不过还需要有进一步落实《纲要》的措施。

  “有些措施需要细化。”陈瑜对《第一财经日报》说,例如“100头以上规模化养殖场(小区)奶牛比重达到30%左右”这一点,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怎样落实就需要细化,毕竟三地的发展水平差异较大。

  而且,在推进规模养殖的同时,对养殖的上游环节也需要作出安排,比如牧草。陈瑜对本报记者说,在现有的散养模式下,奶农可以使用农作物秸秆等作为饲料,而发展规模养殖意味着有大量土地要用来种植牧草而不是粮食。此外,规模化养殖也意味着占用更多土地,而在散养模式下,房前屋后的空地就可以作为牛舍。

  规模化:目前的重中之重

  目前,中国奶源模式分为四种:“公司+农户”,即分散饲养、散收牛奶;“公司+奶站+农户”模式,即分散饲养、集中挤奶;“公司+奶牛合作社”模式,即组建奶农合作社;“公司+小区+奶户”、“公司+规模牧场”,即奶牛小区和规模牧场。

  前两种模式在北方地区较为盛行,但在这两种模式下,奶站和农户等个体因素对奶源质量能施加重大影响,此次“三聚氰胺牛奶”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就与这两种模式有关。当然,部分原料奶质量较低,也并非奶站和奶农有意为之,只是自身技术能力较低所致。因此,中国奶牛养殖规模化、集约化的改革势在必行。

  不过,“目前国内奶牛养殖比较分散,而且仍然以奶农养殖为主,用短短3年时间达到上述目标,会有很大的困难。”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南庆贤对本报记者说,这还要看国家在推进奶制品行业发展方面的投入和政策力度。

  南庆贤表示,这一规定有其积极意义,“推进规模化养殖,是加强奶业监管的第一步,也是目前最重要的工作。”

  他说:“从目前的态势看,这次奶业危机对中国的奶业造成了很大冲击,不仅销量下滑,而且价格也下跌得非常厉害。这一政策的出台有利于保护民族奶业的健康发展。”

  本报记者昨日致电光明和蒙牛两家奶业巨头,但它们对《纲要》均不置评。


边长勇 孙书博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