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央“救市”有效 杭州楼市全面回暖尚需时日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20日 00:19  中国经济时报

  ■扩大内需新政对楼市的影响(七)■见习记者 王松才

  高性价比楼盘拉动成交

   10月13日,杭州市政府高调出台救市“二十四条”,从市场效果来看,救市没能够“拯救”杭州楼市的成交量。而11月5日中央扩大内需政策出台后,杭州楼市成交量有所上涨。

   据杭州透明售房网11月10日至11月16日(周一至周日)的统计数据显示,杭州全市商品房成交486套,环比上升46.39%;交易面积为5.11万平方米,环比上升48.50%;成交金额为7.51亿元,环比上升75.75%;交易均价为14686.53元/平方米,环比上升18.35%。其中,商品住宅累计成交总量为321套,环比上升22.52%;总成交面积为3.65万平方米,环比上升35.11%;成交金额为5.39亿元,环比上升59.42%;交易均价为14760.23元/平方米,环比上升17.99%。

   上周,杭州商品房成交套数、成交面积、成交金额、交易均价全部上涨。其中,住宅的成交均价涨幅为17.99%。二手房交易量略有减少,价格基本稳定。

   杭州汉嘉机构提供给本报记者的数据显示,上周杭州成交排名前三的楼盘分别是:金色蓝庭,成交113套,均价15014元/平方米;尚品庭院,成交45套,均价14700元/平方米;闲林山水,成交21套,均价7690元/平方米。

   浙江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赵杭生对此的解释是:中央出台的旨在稳定经济、扩大内需的十大措施起到了效果,提升了市场信心。

   汉嘉机构土木咨询总经理许建阳11月18日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说,杭州楼市是“两极市场”,高性价比楼盘和高端楼盘并行。位居上周成交前三的金色蓝庭、尚品庭院、闲林山水等都是高性价比楼盘,是迎合刚性需求市场的,而正是这个原因才拉动了杭州整个市场的成交。

   “如果从总的数据上看,杭州楼市是上升的,但不能说明市场已经全面回暖,只是个盘关注度高。这也说明楼盘只要定价合理,符合消费者的心理价位,就会得到认可。”许建阳说。

  全面回暖尚需时日

   11月18日,赵杭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中央出台地产新政前,杭州市出台的“二十四条”救市政策并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而中央出台扩大内需的政策后,大大提升了公众的信心,促进了杭州楼市的成交。

   在赵杭生看来,去年以来出现的楼市低迷原因主要在于公众对于市场信心不足,而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的下滑也导致公众对于宏观经济基本面的不看好,并直接导致房地产销售受挫。

   “市场信心是非常重要的,而能否提升公众信心主要是看中央政府的政策。”赵杭生表示,此次中央出台扩大内需的政策,将极大刺激宏观经济面的走稳,未来经济也会逐步好转,加上媒体的正面引导,这些都使得公众的信心逐步恢复。

   和赵杭生的观点相左,许建阳认为,中央这个扩大内需政策从长远来看肯定是好的,因为只有保证整个经济的发展,房地产市场才能发展,但是对于杭州楼市来讲这个过程是缓慢的,且短时间内不能起很大作用。

   “我们知道上世纪90年代香港房产泡沫破灭时,政府也是出台了保障性住房的政策,但是作用是相反的,直到后来香港政府三年不卖地,不建廉租房才使得楼市回暖,我们应该借鉴历史经验。”许建阳说。

   她还对记者表示,1998年,政府是靠民间投资拉动房地产经济,但是现在民间资本已经很弱,政府加大投资力度刺激经济是没错,但不能期望房地产市场马上就有很大的起色。

   许建阳判断,杭州楼市的全面回暖预计要到2010年年底。她说,首先中国经济调整周期大约是六年,前三年经济持续下滑,到后三年才会慢慢复苏;另外,从杭州市场看,根据杭州总的供需结构,今年土地出让量很少,这会直接影响到后两三年的市场供应;再则杭州地铁预计在2011年才会通车,交通因素对消费者影响也很大。

   “国务院出台的扩大内需的十大措施会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将有效扩大投资,拉动内需,使得人们收入增加。”赵杭生认为,人们的收入增加后,其消费需求将转移到房地产市场,这无疑将有助于楼市回暖。

   另外,赵杭生还指出,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允许农村土地流转是重大变革,中央还提出要增加农民收入,农民收入提高以后,就会转而进行居住方面的消费。这会促进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也将对房地产市场产生深远的影响。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