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知识产权:中国汽车面临大考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20日 00:14  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 章小星

   日前,在一场由日产汽车公司组织的知识产权演讲比赛上,日产汽车公司知识产权推进部部长曾根公毅告诉记者,日产公司关于长城赛铃皮卡涉嫌模仿日产皮卡Frontier的案件已经以日产公司胜诉而告终,从开始到结案花费了3年时间。

   近年,因产品外观设计等引发的知识产权纠纷,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经常与跨国汽车企业对簿公堂,但一般都以跨国公司败诉告终。

  外观界定难题

   3年时间,至少换来一个圆满的结局。而在中国的大多数类似案件,跨国汽车企业一般都以败诉告终。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评审委员会案件审理4处副处长吴新华透露,由于整车外观设计等方面的商标注册很难通过,已经驳回奔驰、宝马和通用等厂商申请整车外观商标的申请。

   吴新华解释说,“包括欧盟、美国在内,把车辆外形作为商标来保护的审批都相对严格。考虑到技术进步的因素,不能让一个汽车企业把一种外形垄断,所以到目前为止,汽车行业还没有一个汽车的外形能够作为商标在中国进行注册。”

   既然现有的《商标法》无法支持这种外观相似的诉讼,于是《专利法》就成为汽车知识产权纷争的判断依据。按照目前国际通行和我国现行的《专利法》有关条款,对已获专利或处于研发、保密阶段的外形设计,在没有经过权利人许可的情况下,与之相像或近似就构成侵权。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首席专家黄永和说,外观设计侵权最易引发纠纷但又最难界定,因为它是细化到一个曲面、一条曲线的相似程度,而业界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权威的“相似率”标准。

   正是因为难以界定,截至目前,在中国汽车业,几乎没有外观设计侵权的成功案例。此前,通用起诉奇瑞QQ抄袭了SPARK的外观设计官司以和解告终。双环来宝SRV与本田CRV诉讼案也是本田败诉。长城精灵与菲亚特PANDA的官司以及双环小贵族与奔驰SMART的外观争端都没有明确结果。

  防御之战

   曾根公毅说,在中国碰到的问题中,假冒配件是最令人头疼的。“假冒产品的外包装包括汽车的号码都跟正品一模一样,但价钱却是正品的五分之一,这类假冒配件会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日产提供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在全球市场是使用假冒日产零配件比例最高的国家,其中以广东和浙江的情况最为严重。为此,曾根公毅告诉记者,为打击假冒伪劣零配件,日产公司在中国采取了一系列防御措施,包括支持中国的公安、工商和海关等对假冒产品的取缔活动。

   在假冒伪劣产品横行的情势下,更多的企业开始用法律保护自己,日产公司在中国申请专利的数字也是逐年增加。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机械发明审查部王澄提供的数据显示:2007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共受理三种专利申请69.4万件,同比增长21.1%,其中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分别为24.5万件、18.1万件和26.8万件,分别同比增长16.5%、12.4%和33.0%。

   相比较而言,中国汽车企业和零部件企业申请专利数量则少得多,黄永和分析说,这跟国内创新动力不足有关。“一部分汽车企业还没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很多零部件企业还处在有‘制造’无‘创造’、有‘产权’无‘知识’状态,甚至完全靠仿造过日子。”

   王澄说,在全球经济下滑的背景下,自主车企要自救,降低成本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在现有专利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研究和进一步的应用研究,并及时地将研究成果申请专利保护。“产品外观的人性化及美学方面的提升,均可以使生产出的产品对消费者产生更强烈的吸引效果。”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