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不可失去的绿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20日 00:07  中国经济时报

  ■“灾区过冬”日记(六)■黄胜利 唐平

   汽车飞驰在通往北川县城的公路上,两旁的群山已可以用青色来形容了,然而车一到快靠近县城废墟的路段,便可看见北川县城周围白森森的山,地震及其次生灾害将曾经青翠的群山变为一个个“斑秃”。

   临近北川县城废墟近2公里处,政府已用铁门将路彻底封锁,就在离大门右侧沿山路而上300米的转角处,因观看县城原址的角度甚佳,招来了大量来此观看北川废墟的游客和拜祭遇难者的当地百姓,也由此引来了许多人在此摆摊销售一些有关“5·12”大地震的北川图册、图片及光盘等,“每天有一千多人来此观光。”一位在此摆摊的小贩说。

   沿着此山路继续前行约7公里,便是杨柳坪村。据北川县林业局局长蒋立彬介绍,该村为地震前北川三个林权制度改革的试点村之一,幸运的是,该村的林地受损较少,三个试点村中以桥楼村的林地受损最为严重,由此,桥楼村之前的林权改革工作也毁于一旦,“一切工作得重头开始。” 蒋立彬说。

   杨柳坪村因离县城北川最近,且交通方便,地处群山之中,其环境优美,空气绝佳,这些独特的因素使得该村选择了一种特殊的靠山吃饭的发展方式,“农家乐”成为该村的一大亮点产业。

   地震前,杨柳坪村十来户经营“农家乐”的农户年均收入近8万元,加上林业、药材等收入,该村的人均年收入达到了3200元,杨柳坪村的村支书陈勇向笔者介绍这些情况时,显得异常自豪,这也更加坚定了他对震后全村发展路线的选择:紧紧围绕着林业做文章,使生态及村民致富协调做到互惠互利。

   然而,前途光明的杨柳坪村人仍得面临眼前的困难,虽说林地破坏程度较轻,但因地震所造成的灾区整体经济萎靡,杨柳坪村的“农家乐”完全停滞。

   “即使有人来耍,也因缺水没法营业。”经营“农家乐”的杨柳坪村村民夏启柱告诉笔者,由于地震前该村用的是县自来水厂的水,地震后,水便断了,至今还没通,平时生活用水就是积蓄雨水,或者到山下去运水。由于缺水,杨柳坪村的房屋重建用水只得靠水车运送。

   靠山致富的夏启柱对自己的生活一直非常满意,“种树比养儿子划算”,夏启柱曾对本报记者这样比喻,“一亩林地一年有300元的收益,自家120亩(林改后人均30亩)的收入就是36000元。”夏启柱给笔者算了这样一笔账,然而,命运弄人,夏启柱的儿子在地震中遇难。

   作为农林大县的北川,不光夏启柱这样的农民靠山吃饭,民营企业家席成跃同样与林业紧紧相连,其经营的建诚木业有限公司作为北川最大的民营企业,在四川同行业中名列第三,去年上交利税800万元,几近占北川财政收入的十分之一。

   由于交通阻碍导致原材料的缺乏,使得企业至今仅恢复20%的产能,企业近300名员工仍处在待业状态,“企业受损严重、资金缺乏,实在没法解决他们的生计。” 席成跃无奈地告诉笔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